-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高中历史知识 上 塘 中 学 李 本 梁 课本 必修 必修1:政治 必修2:经济 必修3:文化 选修: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一、[古代中国政治] 1.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分封制: a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 b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c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有实行再分封的权利。 d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e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f瓦解: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2)西周宗法制: a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 c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d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目的:巩固统一局面,强化统治。 (2)主要内容: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百官)。 (3)中央三公——丞相(辅帝)、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 (4)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县下设乡、里。 (5)法律制度——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秦律,通行全国,影响后世,体现了地主阶级意志。 (6)核心特征: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 (7)影响:两千年沿袭;有利于封建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奠定和巩固统一,促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加强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朝形成“中朝”与“外朝”机构; ②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三省体制; ③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体制; ④宋元时期中书省与枢密院为中央权力机关。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末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②唐代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③宋代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 ④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重大措施:明朝建立后,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创设内阁;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 (2)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5.古代重要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 (2)监察制度 概况: ①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④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评价: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②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二、[古代西方政治] 6.雅典民主制度 (1)发展阶段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主要内容: 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3)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4)实质: 是奴隶制的民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7.罗马法 (1)概念 广义: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指罗马公民法。 (2)内容 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3)两个转变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 (4)原则: 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