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救国主张及实践有什么不同? 拓展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进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形成多种进步潮流并存的局面。 请回答: ①“一战”期间,中国出现了哪几股进步潮流? ①进步潮流: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 社会主义。 ②这些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③这些进步潮流的发展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②这些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②内在联系:“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新文化运动后期受十月革命影响,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而宣传社会主义和十月革命,这样社会主义又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想潮流。 ③这些进步潮流的发展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③结果、说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的潮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快失败。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中国行不通。 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社会主义潮流出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说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感受:感受到一段黑暗的近代历史,洋务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失败,20世纪初,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需要一种力量来打破这种沉寂,注入新鲜的血液。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 文 化 运 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1923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粤人冼冠生到上海淘金,一开始在戏院门口摆摊头卖陈皮梅和香港牛肉。1915业务迅速壮大,并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股份后,众多的社会名流都成了冠生园的新股东,资产达到10万元。而同时冠生园还第一次注册了生字牌的商标。 材料 (1915年前社会状况) 年均投资年均办厂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2-1918 2300万 79家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极力推崇封建纲常名教,大搞祭天祀孔 ..保皇分子、封建余孽则叫嚷“发扬国粹,维护国俗,定孔教为国教”,公开攻击辛亥革命,诋毁民主共和,鼓吹君主复辟。一时间,社会上“孔教会”、“经学会”等尊孔社团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尊孔复辟逆流。 —摘自《中国现代史》第二版 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捍卫民主共和 引发“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新旧思想的强烈冲撞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根本原因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妄图复辟帝制, 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 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拼凑起所谓的“公民请愿团”,要求改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此后,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的步伐。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一) 兴起概况 时间 兴起标志 阵地 指导思想 活动中心 代表人物 1915 《青年杂志》的创办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北京大学 蔡元培 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 鲁 迅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呢? 蔡元培到校后,在就任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我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改变中国的国民性。我不去整顿谁去呢?” 实质:鼓励各学术观点自由发展,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输液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ecsun德生PL368使用说明书.pdf
-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业经济专业论文.docx VIP
- 第一单元起始课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全册).pptx VIP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ppt VIP
- 完整word封条样式.doc VIP
- 老年人体重管理.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附编制说明],Q_GDW11812.1-201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