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修辞手法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 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 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 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H.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对偶 夸张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复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B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 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 设问 B、比喻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比喻 反问 *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顶真。 中考题型 修辞手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举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明喻 甲象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 出现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比较的 --表示推测、揣度的 --表示例举的 --表示想象的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