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学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③业务技术指导:如对急症患者进行抢救、实验操作等技术要领进行面对面的带教; ④参加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选派有一定能力的急救护理骨干参加一定的护理教学工作或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科学训练。 (3)个人自学和集体授课相结合 自学是在职业务培养的基础。应有自学计划,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管理者应在自学条件及学习时间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通过集体授课的形式,开展急诊知识业务学习。 (4)外出进修 举办进修班是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培训方法,它是根据特定对象和专业的要求组织的,是当今急诊护士在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5)开展学术活动 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提供专业技术信息、活跃学术气氛和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为广大急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 急诊护士培训专业化发展 目前,中国急诊护士的培训工作正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急诊护士的专业化培训在全国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2007年安徽省认定具有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有6家,江苏省论证评定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试点基地的医院有2家. 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合作,如上海创建了中意合作的急救人员培训中心,北京也正在创建与加拿大、香港合作的危急重症专科资格培训中心。在培训内容方面,理论教学涉及急救监护的所有内容,学科发展与专科护士发展趋势、循证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专科理论包括重症监护、急救创伤、各种危象、昏迷、中毒等急救最新进展。 培训的方式:采取理论讲座、病例分析、操作示范、临床实践等多种形式授课。江苏省2008年开展了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训课程设置了5个模块,包括紧急护理实践、快速反应及干预、循证护理及急救技术、综合技能、临床实践。 内容包括各种急诊危重病抢救护理、灾害救援和突发事件的急诊应对、急救技术、监护技术;同时设置了相关公共基础课程,如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科研设计与写作等。临床实践安排急诊抢救室1个月,EICU 2周,麻醉科1周,心电图室1周。学员培训按临床带教计划完成实践项目及考核内容。 资格认证,据相关文献,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认定标准可归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英语4级以上,并从事急诊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本科学历者3年);学员经过3~6个月脱产理论和实践专业培训,完成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的全部课程后,理论、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 在今后一定时期,优先发展的专科护理领域排序中,急诊急救可能会排序最前。因此,我们应根据急诊科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的临床特点,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应进行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培训,并建立权威的CNS资格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建立一支高素质急救护理队伍,以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护质量,推行急诊护士按资质上岗,促使急诊护士培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 一、基本配置 1.抢救监护仪器设备 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心电图机、血压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血气分析仪、洗胃机、起搏器、B超机、X线机、快速血糖仪、供氧装置、吸引器、血压计、输液泵、护理用具(充气式床垫、升降温机)等。 2.手术设备 麻醉机、心电监护除颤仪、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双极电凝器、显微镜、激光刀、各类急救手术器械. 3.出诊车设备 便携式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筒、吸引器、出诊箱(内放各类急救药品、物品等)。 二、维护与管理 1.医院医疗器械处(科)对急诊科(室)医疗设备有仪器总账,并储存于计算机中。急诊科(室)应设有分帐。帐目要清楚,账物相符。 2.按照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妥善使用的原则,一般由一位护士负责管理,按不同仪器管理要求进行每日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的清点及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使之保持在随时备用状态。 3、新添仪器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并由设备处与急诊科(室)共同提出“三定标准”(定使用寿命、定收费标准、定使用效率)。 4、所有贵重仪器设备均应制定出仪器操作规则,写出书面文字卡片,连同使用登记本挂在仪器旁,便于仪器的正确使用。每次使用时记录开机与停机时间,以了解仪器使用情况· 5.操作前先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操作中严格执行各项仪器规程。严禁将地线接到水管上,操作后要切断仪器电源.擦拭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消毒后及时安装,以备急用. 6.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正确掌握使用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并熟悉仪器的结构和性能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