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是指岩石圈中各种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在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火山爆发等,其中除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外,其他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 一:地震灾害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成因机制分类: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自主学习:看教材22-24填写非常学案课前自主学习知识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2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回答堰塞湖带来的危害?为防止堰塞湖造成的危害,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危害: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淹没沿岸农田(耕地)、村落;使湖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强;堰塞湖堤坝不牢固,易决堤引发洪涝灾害。 措施:利用工程措施:在堰塞堤坝上开挖泄流(洪)槽;实施防御措施,做好撤离预案,随时准备进行必要的人口撤离;加强气象预报和湖区水文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 1、下列灾害属于山区常见的一组是( ) A.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 B.崩塌、滑坡、洪涝、干旱. C.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干旱 D.水土流失、干旱泥石流土地盐碱化 2、自然灾害的本质是( ) A.人地关系的冲突 B.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C.对人类有危害的一种自然现象 D.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3、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表现为自然灾害发生的( ) 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B.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C.成因机制规律性 D.各种灾害的关联性 4、下列有关自然灾害基本属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B.具有联系和区别双重性. C.具有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D.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5、下列有关自然灾害规律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研究自然灾害的规律性是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 B.自然灾害具有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盐碱化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而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则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 C.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 D.自然灾害成因机制上的规律性的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 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有哪些地质灾害? 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念。 2.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4.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自主学习:看教材20-22页,填写非常学案课前自主导学:知识点1---地震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1 1.地震概述 (1)定义: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地震结构示意 在图中找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2)地震的结构 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②一般而言,3级以下为微震,3-5级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1)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注意: (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问题导思 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2:在一次地震中,同样条件下,一般地: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 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 地质构造越复杂,烈度越大; 建筑物质量越差,烈度越大; 人口密度越大,烈度越大。 3.地震发生过程(地震波及其传播) 地震波分为横波(也叫S波,只在固体中传播)和纵波(也叫P波,气、液、固三态均可传播),前者传播较慢。 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何震动? 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