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制作人:吴闯 吴冰峰 郑天幸 居勒迪孜 巴音山 一丶简介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果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 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得了工 业化生产。由于碳酸酯结果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成分:聚碳酸酯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可由双酚A和氧氯化碳合成。现较多使用的方法为熔融酯交换法。 发展简史: 人们开展聚碳酸酯的研究工作已有近120年的历史了。早在1881年,K.Birnbaum和C.Lurie就制得了碳酸酯缩合物。1940年,美国杜邦公司的Peterson成功的制得了可制成纤维和薄膜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并取得了美国专利。可以说,这是关于聚碳酸酯研究开发方面的第一件专利。 1953年10月前西德拜耳公司H.SchneB在Uerdingen工厂首次获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热塑性高熔点线形聚碳酸酯并立即在本国申请了专利。接着,于1954年借助比利时专利公布了有关制造方法。1956年,H.SchneLL在汉堡公开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详细研究论文。 所谓PC俗称“防弹玻璃”、“防弹胶”,在工程塑料领域一般是指聚碳酸酯的缩写。 二丶聚碳酸酯的结构 聚碳酸酯之所以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是与它的特殊结构分不开的,包括其链结构和超分子结构。 聚碳酸酯的分子链结构 1.聚碳酸酯的分子链结构 【1】主链除R基以外的基团 ①苯基:大共轭的芳香环状体,是难以弯曲的僵直部分,提高了分子链的刚性,赋予聚合物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和尺寸稳定性,降低了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吸水性。 ②氧基:又叫醚键,它的作用和苯基相反,增大了分子链的柔性,加大了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吸水性。 ③羰基: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大分子链间靠的更紧密,聚合物刚性增大。 ④酯基:极性较大的基团,是聚碳酸酯分子链中较薄弱的部分,易水解断裂,使聚碳酸酯极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也是它的电绝缘性不及非极性的甚至弱极性的聚合物的原因。 【2】苯基取代基:影响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链空间活动。 ①非极性的羟基取代: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分子间的刚硬性。 ②极性的卤素原子取代: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敛集的更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刚硬性。卤原子体积小,阻燃。 【3】主链上的R基团: ①羟基:随中心碳原子量旁侧基体积和刚性的加大,一方面,大分子刚性增加,位阻增加,导致Tm、Tg、静强度提高。另一方面,链间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减弱,又使Tm、Tg、静强度减小,二者相互矛盾。前者略占上风。 ②当R基中心原子两侧基不对称时,破坏力分子的规整性,聚合物不会结晶。 ③当R为-O-,-S--SO2-等杂原子或原子基团时,所得聚碳酸酯均为特殊产品。 【4】端基 端基对热性能影响显著。为封端的聚碳酸酯,链末端为羟基和苯氧基(酯交换法)或羟基和酰氯基(水解后为羧基,光气法)。在高温下,羟基会引起它醇解,羧基会促使它酸性水解,并将进一步促进聚碳酸酯的游离基连锁降解。 【5】分子量及其分布 ①n<40时,表现出低分子化合物特征,不能做制品,只有Tm。 ②n≥40时,分子链缠结数增加,链间相互作用增大,出现高弹态,出现了Tm和Tg。 ③n≥800时,完全不能结晶。 ④分子量分布窄,熔程Rm范围小。分子量分布广,熔程Rm范围宽。 2.聚集态结构(超分子结构) PC树脂的超分子结构特点取决于链结构、合成工艺、成型加工条件。超分子结构不同,会给PC树脂带来新的特点。 例如PC具有很高的冲击强度,是由于原纤维骨架在聚合物中的增强作用所致;而聚合物中大量微小空隙的存在又使原纤维骨架在受到冲击作用时能迅速位移以致显出高弹性。 三丶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 光气界面缩聚法制备聚碳酸酯工艺流程 1.原料配制 ①双酚 A 钠盐水溶液( 水相) 的配制 物料比: 双酚 A:氢氧化钠 =1:3.5( 摩尔比),加入抗氧剂 NaHSO3、相对分子量调节剂苯酚等配置得到透明溶液。 ② 光气的二氯甲烷溶液( 油相) 的配制 二氯甲烷溶剂置于光气、二氯甲烷混合器中。光气经转子流量计计量经过缓冲罐进入混合器中与二氯甲烷混合( 双酚 A: 光气 =1: 1.25) 。 2 .聚合反应过程 将配制好的双酚 A 钠盐加入光化釜,随即加入溶剂二氯甲烷,启动搅拌,当釜内温度降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VIP
- 施工现场车辆安全教育.pptx VIP
- 给排水系统学习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2025北京市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城市协管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docx VIP
- 05J909_工程做法_建筑专业图集.docx VIP
- 2021海绵城市设施通用图集.doc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百合花》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VIP
- 钢丝帘线压延机生产线(中文参考).doc VIP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