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义经济体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复习技术报告.ppt

战后资义经济体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复习技术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4、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25、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26、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 ②经济全球化: 步骤、途径 归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航路的开辟 两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扩展 世界市场基本/最终形成 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知识回顾: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 世界体系遭受重创 二战后初期 重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20世纪90年代 50——80年代 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①根本动力: ②技术手段: ③消除障碍: ④体制保障: ⑤推动者: 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 两极格局结束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点拨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国际组织 科技的发展; 通讯手段的进步; 市场经济体制。 “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据材料概括全球化出现的原因(3分) 知识运用 利(意义) : 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 的日常生活。 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点拨五: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弊(问题) :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点拨五: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知识运用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也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现象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 B.经济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消除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差异 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C. 问题检测 材料一: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观点:材料一的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经济全球化确实存在问题: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但它也有利,即意义…… 再者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抗拒。 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   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寓意: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抓住机遇。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开展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织的双边活动 . (5)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加强组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 中国近代化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第一次是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第二次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第三次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革”的发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包围、封锁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