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 (一)诊断标准 1.白细胞减少症(1eukopenia) 外周血细胞总数成人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10岁者低于4.5×109/L;10岁者低于5.O×109/L称为自细胞减少症。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O×109/L10岁者低于1.8×109/L,10岁者低于1.5×109/L时称 3.粒细胞缺乏症(agraulocytosis) 当粒细胞严重减少,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B型题】 (3~4题) A外周血白细胞(1.5~4.0) ×10/L B外周血白细胞2.0 ×10/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 ×10/L 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0 ×10/L E外周血白细胞数(2.5~4.5) ×10/L 协和习题3.粒细胞缺乏症(答案: 协和习题4.白细胞减少症(答案: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1.感染①细菌感染: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②病毒感HIV—I型病毒感染等;③原虫感染:如疟疾、黑 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3.物理化学因素①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②化学物质:如铅、苯、(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抗心律失常药、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脾功能亢进。 6.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7.其他因素 如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过敏性休克及遗传2.下列由于免疫因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A.Felty综合征  B.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假性粒细胞减少 D.脾功能亢进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E.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时的粒细胞减少 答案:A 解析:Felty综合征又称为关节炎-粒细胞减少-脾大综合征 二、中性粒细胞增多 (一)分类 1.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如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以及新生儿5个月以上、分娩时,均有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一日内下午较早晨为高。 2.反应性增多。 3.异常增生性增多。 (二)病因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均为病理性增多。 1.反应性增多常见的原因有:①急性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G—CSF、GM—CSF等;⑦恶 2.异常增生性增多 ①急、慢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 三、嗜酸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外周血液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4 x109/L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二)常见病因 1.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花粉 2.寄生虫病如血吸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丝虫等感染;组织内寄生者嗜酸粒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等。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 5.某些恶性肿瘤 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 6.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 7.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8.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9.其他如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四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标准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超过4.×109/L称为淋巴细胞增多;绝对值15×109/L为高度增多。 (二)常见原因 1.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 2.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4.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 五、异形淋巴细胞 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尔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称为异形淋巴细胞,一2%。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 (一)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感染均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尤见于传染性(如疟原虫)等感染也可出现异形 (二)药物过敏。 (三)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四)其他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后等。.关于血细胞数量的改变,下列哪项(答案:A分娩时可有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有嗜酸粒细胞 C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可有淋巴细胞 D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尔可见到异形淋10% E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增多 六、单核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绝对值超过O.8×1109/L称为单核细胞增多。 (二)常见原因 1.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结核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