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对等值线中的等值线符号(图中为A,B,C等)的疏密进行调整GUI:plotCtrls—Style—Contours— Contours Labeling 在Key Vector mode contour label 中选中on every Nth elem,然后在N= 输入框中输入合适的数值,例如5,多试几次,直到疏密合适。?????? (5)将彩色等值线变为黑色GUI:plotCtrls—Style—Colors—Contours Colors 将Items Numbered 1,Items Numbered 2等复选框中的颜色均选为黑色,图像即可变为黑白等值线图像?????? (6)最后一步:出图GUI:plotCtrls—Capture Image 电算的几个特点 基本力学素质的修养 基本力学素质修养就是要能够将需要计算的实体准确的简化成为我们能够分析的力学结构,将各种边界能够处理,能够予以简化。 熟练的计算机能力 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将各种简化的模型输入计算机,得出结果。 结果评价系统 结果评价系统就是需要对计算机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违背力学定理定律,计算机分析的结果能否应用于工程实际。 由线性向非线性方向发展转化 几何变形方面由小变形向允许大位移,大变形,大转动等方向发展; 材料假定由线弹性,各向同性材料向非线性,塑性材料,各向异性方向发展; 接触分析的非线性处理; 电算的几个特点 静力向动力模拟方向发展 地震分析;动力震动问题;车桥耦合震动分析;地基、结构、车辆的共同作用。 由部件模拟计算向全结构的仿真分析 更少的采用人为的假设条件,统一的结构分析体系,由此进行划分,更接近我们的真实模型。 电算的几个特点 例题2:分布载荷作用下的悬臂梁应力分布 分析模型如图1-1所示, 梁的横截面为矩形: 宽х高 = 1mх0.4m. 受到分布载荷作用。材料的弹性模量200GPa, 泊松比0.3。习题文件名: Cantilever beam。 注意:(1)用平面应变实体单元Quad 4 node 182离散,长度单位m, 力的单位 N,应力单位 Pa。 (2)荷载集度q(x)=5000*(2-x) 例题3:两种材料组成的带孔鱼腹简支梁应力分布 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宽100mm,开孔半径r=50mm。顶部受到载荷p=0.1MPa作用。梁主体材料E=12GPa,v=0.23,ρ=3.7×10-9t/mm3 。支撑脚材料E=200GPa,v=0.3,ρ=7.8×10-9t/mm3 。间距δ=120mm。 δ 800 210 200 185 165 140 100 100 利用模型对称性,选SOLID185单元,输入两种材料常数,然后,建立模型 连线(ARC,ARC,Line)-成面,建支撑脚的矩形,粘结。建圆,复制2次(x=120),开孔。拉伸。划分网格。施加约束,施加顶部分布载荷和自重。求解。画云图。 先建立关键点:P1(0,0), P2(0,-210), P3(120,-200), P4(240,-185), P5(360,-165), P6(480,-140), P7(600,-100), P8(800,-100), P9(800,0) 注意:长度单位:mm,力单位:N,钢的密度:7.8T×10-9/mm3 铜的密度:8.9T×10-9/mm3,冰的密度:1T×10-9/mm3 步骤:单元选用Tet10node187,先用Sphere命令建立一个空心球。用Torus命令建立一个圆环,y方向平移30。复制圆环并沿x正方向平移130,另一圆环沿x负方向平移130。用布尔命令“Overlap”结合。用“Delete”删除多余部分。用Sphere命令建立一个实心球。用布尔“Glue”命令黏结(冰)。工作平面YZ面转动90,用Cylinder命令建立二个直径100mm圆柱体,第一个(z1=130,z2=200),用命令“Subtract”形成上部开口。第二个(z1=-118,z2=-160),用布尔命令“Overlap”结合,形成下部的底座。确定各体积属性,划网格。 例题1:使用ANSYS 3-D 体素Cylinder、Sphere和Torus命令建立一个带有双耳圆环状铜质把手并且上部开口的空心球形钢容器。上部开口位置距离球心:118mm。下底座位置距离球心:118mm。考虑容器在自重和装满冰后的应力分布。容器外半径:1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