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 张小龙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说为什么没有“已发送”“已阅读” ? 发条消息还要回头看是否发出是否送达是否已阅是累赘而 不可接受的 ? 消息带尾巴是不简洁不自然的 ? 自然是种直觉 少比多更好 ? ? ? ? ? 内容太多会破坏社区氛围 朋友太多会导致社交恐惧 关注太多会导致缺乏吸引力 案例:微信不会批量导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 案例:朋友圈不会导入QQ空间日志 一亿用户就是一个用户 ? 他们是相同的 ? 你可以很“自然”地摹拟陈赓他们,如果你广泛听取他们 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需要 ? 你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 ? 心怀一亿用户 瞬间成为傻瓜用户 ? ? ? ? 训练自己瞬间成为傻瓜用户的能力 通过大量CE来了解人们是如何用产品的 从傻瓜用户角度来体验产品,才能发现问题 注重第一次体验的感觉,用熟了就不能发现问题了 锻炼对“自然”的直觉 ? 通过对上千问题的分析来形成直觉 ? 倒空自己的过往经验,以更本性的眼光看世界。比如技术 控的去除 ? 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来自推理,而是直觉 PM的心态 ? 求知,不为自尊心而战 ? 放下情绪,才能深入问题本质 ? 用数据和调研来说话 ? 你的短板可能就是你的强项。比如,社交恐惧者可能知道 怎么做社交产品 气质篇 改变旧世界的意愿 ? 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 (3G)一样,不支持 电话功能。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 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 ? 发表于微信立项前一天 有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 理念决定了你的产品的高度 ? 你的态度会反映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中,无可回避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 是“个”,不是“种” ? 微信和QQ的区别在这里* QQ邮箱:常联系 让技术产品传达人文意识 ?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感觉 ? 微信启动画面 “少发微信” ? 还有哪个产品会让用户少用?(烟除外) ? 反映你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高度 ? 不为营销而做。虽然它会有营销效果 让欢迎页成为你的产品发布会 ? ? ? ? ? 新功能罗列是技术思维 不开线下的产品发布会 每个欢迎页都是一个故事 是产品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表达你的感受的地方 让产品值得期待* 不听摇滚的程序猿不是好产品经理 ? ? ? ? ? 摇滚意味着反传统,人性,自由等 摇滚帮助找到本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反映在产品里 PINK FLOYD和MJ的故事 “我们不会送你iPad!” 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做与众不同的事 做人性化的广告 不为广告而广告 来自用户的感受是最好的(很多是来自用户在微博用的原话, 如“微信,让熟悉的声音骚起来”) 邮箱中的微信广告 找最牛的合作方 ? 兔斯基 ? 国家地理摄影师 ? NIKE* 文字反映气质 ? ? ? ? 产品中的文字是你和用户在说话,反映了你的气质 清晰易懂。表明你是有逻辑头脑清晰的人 不讨好用户;不太高自己。把用户当朋友 发面案例:发图片的提示文字,登陆?* 一些避免使用的词语 ? ? ? ? ? 不用“吧”(“立即注册吧”) 不用“哦”(“网速很慢哦”) 勉强用户的句式 (“还不邀请朋友”) 不用“成功”(“已保存成功”,有已保存失败?) 用“你”,不用“您” 未来感 ? ? ? ? ? 视觉关键词:未来,科技,抽象,简约 忘记中国元素 抽象,还是摹拟现实? 只有体会到简约之美,才能应用它 视频会话北京,该不该用蓝天白云?(luke和pony意见) 你没有竞争对手 ? ? ? ? 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他们在做什么 微信没有竞争对手,也不分析竞争对手 他们不是我们的产品经理 与其关注同行,不如关注未来 面向两年后的场景来设计 ? 案例:已送达状态?2年后网络状况足够好,必然是能送 达的。 操作的响应速度 永远是第一体验 ? 案例:朋友圈的timeline的流畅度 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 不如不做 ? ? ? ? ? 你不能真正理解自己不感兴趣的需求 好奇心是PM的驱动力 逻辑的完美也是令人兴奋的 在单点获得口碑,而不是一些列可有可无的特性 (案例:QQ邮箱中转站) 保留变化 ? ? ? ? ? 不在1.0做2.0该做的 对不确定的,保留变化余地,先不做 上线是为了验证想法,是改进的开始 案例:web微信,不会做大而全 案例:朋友圈评论的回复 如果没有自然增长 就不必推广 ? 硬导入用户,只会给用户留下坏印象,以后再也不来了 ? KPI是好产品的副产品,不为KPI而改变产品 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 ? ? ? ? 如果没有好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