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于黄原胶的粘连性极好,在发酵中后期,发酵液粘度非常高。物料的混合及氧的分散能力大大下降,导致供氧不足,发酵无法进行。 要获得优质的黄原胶产品,必须先除去发酵终产物中的菌体。通常要将发酵液稀释几倍,然后离心除去菌体,这样必然导致沉淀分离黄原胶时的乙醇含量增加。 ▲可以采用无菌体的发酵液——酶液发酵合成黄原胶。 一级培养是为了获得较大生物量的胞外酶而不生成黄原胶。 由于黄原胶会影响胞外酶的分泌及菌体的分离,因而采用少量的碳源及较低的碳氮比。 第二步由于是采用一级培养产生的胞外酶作用底物合成黄原胶,因此可采用无氮培养基进行发酵。 3.3 发酵方式改良 2 酶液发酵VS普通法 可以看出,发酵前期普通法粘度增加较快,而后两者几乎同时到达最高点,粘度相差不大 酶液发酵:一级培养25小时,5000r/min分离除菌后进行发酵 3.4.1 醇种类对醇沉淀黄原胶的影响 传统使用单一有机溶剂 作为沉淀剂,尝试采用不 同比例的乙醇和异丙醇的 混合溶剂来提取。 3.4 提取方法改良 提胶率随着醇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醇量为发酵液体积3倍时提胶率最高,当醇量继续增加,提胶率降低。 3.4.2 醇用量对醇沉淀提取黄原胶的影响 3.4.3 无机盐对醇沉淀提取黄原胶的影响 将各添加剂按等摩尔电荷加入 已经预处理好的发酵液中,加入 混醇(乙醇:异丙醇=3:l),离心 30min(4000r/min)。 添加5种无机盐,结果如图 3.4.4 发酵液稀释倍数对醇沉淀提取黄原胶的影响 发酵72h后,发酵液十分粘稠, 如果直接进行预处理,硅藻土不 能将菌体、色素及其他杂质完全 吸附,而且还可能吸附部分胶体, 导致损失。所以在预处理时,就 要进行一定的稀释,降低胶液的 粘度 三、黄原胶的应用 发展历程:1988年8月卫生部颁布了食品级黄原胶的卫生标准,并将黄原胶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单,1992年制定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的国家标准(GB13886-92),2007年又出台了新的国标(GB 13886-2007),2010年将黄原胶作为药用辅料载入中国药典。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应用有: 1、食品行业:黄原胶在食品行业中主要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和成 型剂等,如在奶油、饮料中的应用( 占45% ) 2、石油工业:黄原胶具有假塑流变性,低浓度的黄原胶水溶液就可保持钻井液的黏度,控制其流变性能( 占40% ) 3、黄原胶在陶瓷、搪瓷、化妆品、牙膏、香料、玻璃、农药、印染、胶粘剂和消防等行业中也有广阔的用途( 占15% ) Ending Style 黄原胶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小组成员: 目录 黄原胶发酵生产工艺简介 发酵生产方法改良 黄原胶应用 阜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黄原胶生产企业 一 三 二 一、黄原胶发酵生产工艺简介 1、黄原胶(xanthan gum) 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由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一般由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好氧发酵生物工程技术,切断1,6-糖苷键,打开支链后,再按1,4-键合成直链组成的一种胞外杂多糖。是一种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的粉末,无味、无毒、食用安全,易溶于水 黄原胶基本结构 黄原胶是一种水溶性生物多糖 ,基本结构是由重复的“五糖结构单元”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r)为2xl06~2xl07,单体包括2个D-葡萄糖、2个D-甘露糖和1个D-葡糖醛酸,具有类似纤维素的一级结构,包括由 β-1,4键连接的 D-葡萄糖基主链与D-甘露糖和D-葡糖醛酸交 替连接的三糖侧链组 成,在C6 位置带有 乙酰基的D-甘露糖以 α-1,3键与主链连接 在侧链末端的D-甘露 糖残基上以缩醛形 式带有丙酮酸。 黄原胶的二级结构是其侧链通过氢键反向缠绕主链形成双螺旋或多螺旋结构,正是由于这些多螺旋体形成的网络结构,使黄原胶具有良好的控制水流动的性质。黄原胶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主要以多分子缔合状态存在,少量以单分子状态存在,缔合状态的分子呈分段的双股螺旋构象 黄原胶高级结构 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通过非共价键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 黄原胶独特的理化性质由其二级结构决定,黄原胶具有很强的耐酸、碱、盐、热等特性,具有突出的高粘性和水溶性、独特的流变特性、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和 pH稳定性、极好的兼容性等独特的理化性质 黄原胶的性质 2.黄原胶生产 1952年由美国农业部伊利诺伊斯州皮奥里尔北部研究所分离得到的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