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表现);一、商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时间顺序来看)
;(2014·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5分);二、城市和市场; 在古代早期,随着私有财产及阶级的产生,有产阶级筑城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此时的城政治和军事色彩鲜明,少有经济功能;但城的出现必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在城中出现了市,秦汉隋唐的首都及其他城市中均产生了商品交易的场所,此时的城市商业功能明显增强;但政府对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比如汉唐的市均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市只是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冲破政治建构强加的种种束缚,在封建社会的中晚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阶级壮大,城市的商业功能日益增强,比如宋明时期的市已经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区遍及各大城市的各个角落,商业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同时,农村商业市场也日益发达,商业走出了城的限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
所以,古代的城促进市发展的同时,对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市的发展则推动着城的发展,最终城市融为一体。;2、市场;三、商品的种类
1、古代市场交流产品最初以各地地方特产为主,如良马、象牙、皮草等;;四、货币
1、货币发展的六个阶段:;3、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历史背景。;五、交易范围及配套服务
1、国内贸易:
①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②唐代:水运——“俞大娘航船”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往返一次;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③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2、对外贸易
①汉代:丝绸之路;
②唐宋:海上“丝绸之路”;
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
南宋:鼓励海外贸易(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员提
高级别待遇)
③明朝:a、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不是追求商业利润,也不是海外冒险。)
b、海禁政策——因倭寇的骚扰;
c、明末至清朝前期,时开时禁;
④闭关锁国。(清初针对郑氏抗清,中后期自我满足,闭关锁国);(2015·北京文综·40)(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阅读图12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 以上我们是从纵向来对中国古代商业进行分析,如果从横向对古代商业进行分析,又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以明朝或宋朝为例进行梳理,做在作业本上,拍照上传。;年代;答: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2分); 思考:古代中国“农业技术——经营方式——制度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