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主变电所掘进施工作业规程 1
第一章 地质基本情况 1
第一节 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 1
第二节 水文地质 1
第三节 瓦斯 1
第二章 巷道布置及技术特征 1
第一节 巷道位置、用途、服务年限与附近巷道的位置关系 1
第二节 施工条件与施工期限 2
第三节 巷道技术特征及支护形式 2
第三章 施工方法 3
第一节 作业方式 3
第二节 施工组织及作业方式 3
第三节 循环形式及循环进度 3
第四节 施工工艺流程 4
第五节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
第四章 掘进施工作业 4
第五章 永久支护施工方法 5
第一节 支护形式 6
第二节 采用的材料、规格、质量要求 6
第三节 施工技术组织 6
第六章 支护质量日常监测方法 11
第七章 通风系统 12
第一节 通风方式 12
第二节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2
第三节 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选择 13
第四节 通风系统 13
第八章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3
第九章 压风、供电、供水、排水设备布置及能力 14
第一节 供压风系统 14
第二节 供电系统 15
第三节 供水系统 15
第四节 排水系统 15
第五节 管路敷设 16
第十章 施工组织管理 16
第一节 循环作业图表 16
第二节 劳动组织 16
第三节 工种岗位责任制 16
第十一章 安全技术措施、避灾路线及质量标准 16
第一节 预防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6
第二节 预防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17
第三节 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18
第四节 预防冒顶堵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18
第五节 发生冒顶事故的应急措施 19
第六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9
第七节 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 20
第八节 综合防尘措施 20
第九节 运输管理及防跑车的安全技术措施 20
第十节 凿岩爆破安全措施 21
第十一节 绞车牵引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23
第十二节 刮板输送机操作安全措施 23
第十三节 打眼安全措施 23
第十四节 井下运输矿车及矿车、平板车上道安全技术措施 24
第十五节 行人及避灾路线 25
第十六节 质量标准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26
第十七节 保证支护工程质量的措施 26
第十八节 提高工程质量措施 29
第十九节 工作面材料管理措施 29
第二十节 巷道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二十一节 刮板输送机安装技术措施 30
第二十二节 上岗人员执行的操作规程的规定 32
第二十三节 上岗人员学习规程的规定 32
主变电所施工作业规程
第一章 地质基本情况
第一节 巷道顶底板岩石性质
主变电所位置:主变电所位于井底车场西南,距地面垂深212m。
巷道顶底板岩石性质:巷道沿岩层掘进,顶板为灰色细粒砂岩,底板为灰色铝质泥岩。
服务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具体见下表:
煤
层
编
号 煤层厚度(m) 含夹
矸
层数 层间距(m)最小-最大 煤层稳定程度 顶底板岩性 煤层结构 可采
情况 最小 最大 平均 平均 稳定 石灰岩
铝质泥岩、泥岩
简单 大部
可采 15 0.00 2.42 1.67 0-2 52.67 27.8
第二节 水文地质
根据靖丰煤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5#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中等类型,主要水源为3#煤层采空区积水和上覆岩层裂隙水,结合本工作面区域性预测预报结果:3#煤层采空区积水和15#煤层裂隙水对本工作面掘进不会构成威胁,预计施工期间涌水量不大于5m3/h。我队在工作面备有水泵排水。
第三节 瓦斯及煤尘
该巷道施工沿岩层掘进,上层为15#煤层,根据2012年3月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编制完成的《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靖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本矿井为瓦斯矿井,施工15#煤层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7.81m3/min,最大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13m3/t。
据晋城市煤化工研究检验中心对靖丰煤业井下工作面15#煤层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15#煤尘无爆炸危险性,自然倾向为容易自燃,15#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Ⅰ类,15#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此巷道是岩巷掘进,暂不涉及煤层。
第二章 巷道布置及技术特征
第一节、巷道名称位置、用途、服务年限与附近巷道的位置关系
一、巷道名称、位置
本作业规程所掘巷道为主变电所,位于副斜井井底车场西南部。
巷道开口位置位于副井井底车场,距副斜井井筒平距落底点68.712m。
二、用途
接受引自矿井地面主变电所的电源、变换电压、交换功率及为井下分配电能。
‰上坡掘进,方位170°。采用螺纹钢锚固锚杆支护系统。
2、主变电所施工底板沿坡度3‰下坡掘进,方位80°。采用螺纹钢加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