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阳地方史》 咸阳市辖3个区(秦都区、渭城区、泾渭新区)、1市(兴平市)、10县(武功县、礼泉县、乾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共有107个建制镇、62个乡。全市总人口480万。有汉、回、蒙、藏等41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99.8%。市区人口40多万人。 魅力咸阳 2004年10月12日晚18时,中央电视台在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举行盛大颁奖晚会。咸阳,烟台,桂林等20个城市从全国600多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称号。咸阳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颁奖晚会上这样介绍咸阳:咸阳是中国版图的圆心城市,早在汉唐以前就完成了城市性格的塑造,先民开创的周秦雄风延续成后来的汉唐气韵。咸阳人热情诚实、明理诚信,崇尚一言九鼎,维持着城市的王者风范。 取名为“咸阳”的几种说法 1.“双阳”说 《三辅黄图·三辅》:《禹贡》九州,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古丰、镐之地,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阳。秦孝公十二年,于渭北作咸阳,徙都之。咸阳在九嵏山、渭水北,山水俱在南,故名咸阳。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 清修《陕西通志》和1937年修《重修咸阳县志》 2.“星宿”说或“天象”说 《史记·秦始皇本纪》,司马贞做注时又作了进一步的延伸 “咸”为西北方位的星名 《周易·系辞》: “泽山咸”在六十四卦中为兑卦,兑为正西方位,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下润,润下作咸” “阳”刚健主动 “因此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史记·秦始皇本纪》) 3.氏族说 《路史·后纪》: 咸氏族:巫咸族后裔 巫咸是伏羲部的一支 “山”——“北山”——“九嵏山” 咸阳塬——“毕陌”、“毕塬”——“咸阳北坂”——“渭城北坂”;——“五陵塬”——“北塬” 原——塬 荀况在秦昭王时来到咸阳,曾盛赞咸阳“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咸阳地方志的编修 三辅: 长安以东为京兆尹 渭城以西为右扶风 长陵以北为左冯翊(即凭依) 谓之“三辅” 方志: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 先秦: 《诗经》:“豳风”、“秦风” 《尚书》:“禹贡”、“周书”、《春秋》三传中的有关部分 两汉至魏、晋时期:赋、记、录、传、图 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东汉班固、张衡《两京赋》、《两都赋》, 东汉长陵人赵岐《三辅决录》 汉魏时无名氏撰《三辅黄图》 晋时葛洪《西京杂记》 潘岳《关中记》 薛冥的《西京记》 《三辅旧事》、《三辅故事》、《三辅耆老传》、《京师录》 唐: 《新唐书·艺文志》收有鲍坚《京兆郡方物志》 王方庆的《九嵏山志》 凌准《邠志》 宋代: 宋敏求《长安志》 路隋平《邠志》 以“记”为名: 唐·鲍坚的《南雍州记》 唐·韦述《两京新记》 宋·元澄《秦京内外杂记》 宋·范致明《池阳记》 宋·李绰《秦中岁时记》(又名《咸镐岁时记》) 以“录”为名: 程大昌《雍录》、赵源一《奉天录》 元代: 骆天骧《类编长安志》 李好问《长安图志》 从明代开始,开创了“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的局面,形成了以政区为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志书系列 私人编修: 武功人康海《武功县志》 宋廷佐《乾州志》 阎奉恩《邠州志》 官修: 明宪宗成化《三原县志》 明世宗嘉靖《醴泉县志》 穆宗隆庆《兴平县志》 神宗万历《咸阳新志》 明成化十年《陕西通志》(已佚) 嘉靖十八年《陕西通志》 万历三十九年《陕西通志》 清代 孙星衍《直隶邠州志》、《三水县志》、《醴泉县志》 洪亮吉《淳化县志》、《长武县志》 乡土志: 兴平县《仕女志》、《马嵬志》 三原县《鲁桥镇志》 泾阳县《泾渠志》 总数达40余部 通志: 康熙《陕西通志》 雍正《陕西通志》 民国时期: 《续修鲁桥镇志》(1923年冯庚撰写) 专志:《周陵志》(1934年宋联奎撰) 范紫东《乾州新志》 1937年咸阳县长刘安国监修《重修咸阳县志》 1949——1982年,地方志编修是空白 五卷本《咸阳市志》已出版发行 各区县志已全部出版 《永寿县志》获全国地方志编修优秀成果二等奖 部门志: 《咸阳建设银行志》、《彩虹志》、《陕毛一厂志》、《咸阳纺织机械志》、《西北国棉七厂志》、《西北国棉一厂志》、《西北国棉二厂志》、《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志》、《中医学院志》、《西北轻工业学院志》 《三原南关村志》 《咸阳大事记》、《咸阳年鉴》、《地方志研究》 咸阳的城建史 秦都咸阳是当时世界东方最大的城市 明咸阳县城为0.34平方公里 清咸阳老城区为0.97平方公里 1949年为1.4平方公里 现已扩大到30平方公里 西郊为电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