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龙潭双线特大桥钻孔桩施工方案(终稿)总结.doc

干龙潭双线特大桥钻孔桩施工方案(终稿)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目的 1 1.3 编制范围 1 2工程概况 1 2.1 设计简介 1 2.2 地形地貌 1 2.3 水文及气象 2 2.4 工程地质 2 2.5 地震烈度 2 3施工总体部署 2 3.1施工进度安排 2 3.2施工现场布置 2 3.3施工组织机构 2 4施工准备情况 3 4.1技术准备 3 4.2劳动力组织 3 4.3机械设备配置 4 4.4物资材料准备 5 4.5其它施工准备 5 5施工方案 6 5.1总体施工方案 6 5.2.施工工艺及方法 6 6.质量保证措施 14 6.1 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4 6.2钻孔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5 7安全保证措施 16 7.1安全生产体系 16 7.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8文明施工和环保、水保措施 20 8.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 8.2环境保护措施 22 8.3水保措施 23 干龙潭双线特大桥钻孔桩 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干龙潭双线特大桥施工图纸。 (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3)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以及长期在铁路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4)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7)云桂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 1.2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指导干龙潭特大桥钻孔桩基础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3 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第四标段干龙潭双线特大桥钻孔桩基础施工。 2工程概况 2.1 设计简介 干龙潭双线特大桥位于丘北县天星乡,桥梁全长702.706m,起点里程DK506+394.639,终点里程DK507+097.345,桥梁共21跨,桥跨组合为(21×32m),采用32m预制箱梁。桥梁桩基设计为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共有φ1.25m桩基132根,总桩长3300m,桩身砼标号为C30。 2.2 地形地貌 桥区沿线地势平坦开阔,大部分桩基处在农田内,11#、12#桥墩桩基位于水塘边,水深较浅,旱季无水,2#、15#墩距离乡村公路较近。 2.3 水文及气象 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三类。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埋深不等,局部有小泉或湿地分布。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碎屑岩的节理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其富水性受区域构造形态、基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完整性控制,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 岩溶水: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地段,水量较丰富,分布不均匀,受岩溶发育形态及程度控制,接受大气降雨补给。 本工程所经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直接承受印度洋及太平洋水汽补给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温度36.7℃,最低温度-5.5℃,年平均降雨量1034.8mm,相对湿度70~80%。 2.4 工程地质 根据设计钻探资料揭示,桥址区上覆松软土、粘土、粉质粘土、下伏三叠系中统版纳组(T2bh)灰岩、白云质灰岩,最大承载力为0.80Mpa,桥区存在溶洞较多。 2.5 地震烈度 桥址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3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进度安排 干龙潭双线特大桥钻孔桩基础计划2010年11月1日开工,2011年3月4日完工,共126天。具体工期安排详见干龙潭双线特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3.2施工现场布置 见附图1-施工现场平总面布置图。 3.3施工组织机构 按照铁道部《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严格执行对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有关规定。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4施工准备情况 4.1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设计图纸及文件的学习,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调查现场及周边地区,对设计提供的地质、水文、气象以及施工图纸的桩位及桥梁跨径,桥台位置与地形进行核对。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规范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各项技术交底下发到作业班组,准备齐全技术资料的各种表格。 4.2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调度、有目标、分阶段地安排有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进场,并保证各类特殊工种人员均能持证上岗。钻孔桩施工阶段劳动力计划安排情况见下表: 表4.2-1 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工种 人数 备注 钻孔施工 钻机操作员 12 两班制 混凝土工 15 普工 35 修理工 2 电焊工 2 钢筋制加工及安装 钢筋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