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生理知识 第一章 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血压 ? 血压(systemic blood pressure,BP)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 二、血压是多少就是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 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四、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阐明,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常见因素: 遗传因素 肥胖 烟酒刺激 过多摄入钠盐 社会因素 五、血压调控机制是怎样? 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 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 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来调控。 六、高血压的治疗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合理膳食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合理的膳食可以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 限制脂肪的摄入 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 限制盐的摄入量 多汔新鲜蔬菜,水果 适当增加海产品 2. 适量运动 3. 戒烟限酒 4. 心理平衡 5. 自我管理 6.按时就医 按医嘱服药 血压出现升高或过低时及时就诊 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高血压防治十字经: 减肥 戒烟 限盐 运动 放松 第二章 高脂血症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 二、血脂增高有那些危害? 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不明显的、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多数人没有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 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 冠心病、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血脂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此外高脂血症也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眼底出血、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患者患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四倍。 三、高脂血症的治疗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 饮食?:就是调节饮食结构。限制病人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的量。要选用低脂食物,如植物油、酸牛奶等。同时要增加维生素、纤维。如吃一些水果、蔬菜、面包等。 2.?改善生活方式,要求?: ??? 减肥:肥胖就是脂过剩,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外在标志。? ??? 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控制酒精:酒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易加重肥胖。 ??? 有氧运动:散步,做体操等。? ?3.?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供选用的药物:以降低血浆胆固醇为主的调脂药物、以降低血浆甘油三酯为主的调脂药物等。 第三章 糖尿病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现代医学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二、糖尿病的分型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通常分为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大约有90%属于此型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三、什么是胰岛素? 在人体胃的后下方有一个长形的器官,称之为胰腺,与糖尿病有关的是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在显微镜下,胰腺细胞会结成一团团的构造,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岛,因此被称为“胰岛”。 胰岛素由“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产生,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不能“吃”,只能注射,就是这个道理。 三、胰岛素如何发挥作用? 体内肝、脂肪、肌肉组织的细胞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胰岛素受体”,它能与胰岛素结合,受体与胰岛素的关系可比喻为锁与钥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