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地貌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地貌形态 一、地貌形态 第二节 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1、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 西周的《诗经.大雅.笃公刘》 战国时,公元前四至三世纪的《尚书》中的《禹贡》篇 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清初孙兰《柳庭舆地偶说》 第二节 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2、近代地貌学的发展 W.M戴维斯的“地理循环”学说,他认为地貌的发育因素有三个:构造、时间、和营力。 W.彭克的地貌学理论,认为地貌是内外营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研究地貌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地貌形态实际去了解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地壳运动的性质。 第二节 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3、地貌学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貌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逐渐从以往的定性描述转入数理分析和定量研究。主要表现: 1.大量引进相邻学科 2.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典型地貌区建立定位或半定位的观测站及试验站 第二节 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3、地貌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地貌学在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其他自然科学的进展影响下,正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出现了如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和动力地貌学等新的分支。 2、外力是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等活动所起的作用。它包括岩石的风化作用,块体运动,流水、冰川、风力、海洋的波浪、潮汐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生物甚至人类活动的作用等。外力作用非常活跃,而且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到。 3、 人类活动在现代技术社会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貌营力,能产生许多新的人工(为)地貌,如堤坝、人工湖、护岸工程、城镇建筑群等,也能夷平破坏一些地貌。 内、外力作用的时间也是引起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则所形成的地貌形态也有区别,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急剧上升运动减弱初期出现的高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原在外力侵蚀下,破坏殆尽,成为崎岖的山区;再进一步发展,则可转化为起伏和缓的丘陵。 (三)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时间因素 在一个地带内,地形的发展表现出一种与其他地带不同的特点,叫做地形发展的地带性。主要有大地构造地带性和气候地带性 三、地貌的地带性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主要为温度和降水量)决定着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影响到其塑造的地貌。 (一)气候与地貌 形成地貌的外力受气候控制,地球上气候呈现分带性,故地貌的空间分布亦具分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1.冰雪气候地貌带 ①、冰川气候地貌区 为高纬极地和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终年为冰雪覆盖,冰川作用占绝对优势,其次还有冰冻风化,发育冰川地貌和冰水地貌。 冰川气候地貌区 ②、冰缘气候地貌区 为年平均温度在0 ℃上下的无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森林线以上的高山带,冰雪融水渗入土层,形成多年冻土层。冻土表层发生日周期性和年周期性的解冻,故冻融作用占优势,其次是雪蚀作用;由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存在,风力作用也很重要。此区发育各种冻土地貌。 冰缘气候地貌区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年平均温度在10 ℃左右,降水量约800毫米。本带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此带沿纬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2.温湿气候地貌带 在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且降水非常集中,而蒸发量则远大于降水量(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都很低。在温度方面,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带干旱区,冬寒夏热 (如我国新疆北部),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大,年温差可达60 ℃—70 ℃以上, 日温差可达 35 ℃ -50 ℃ ;另一种是热带亚热带干旱区(如非洲北部),寒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不低于 0 ℃ ,所以年温差较小,仅日温差较大。 3.干旱气候地貌带 干旱气候地貌带 干旱气候地貌带植被极为贫乏,地面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经常性水流缺乏,只有由暴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洪流)。风力作用盛行。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成为这里的主导外力。风成地貌大规模发育,形成大面积沙漠和戈壁。 在干旱区与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比较集中,片流、冲沟发育,广泛分布黄土并发育特有的黄土地貌。 位于赤道和低纬,降水量和蒸发量都很大,但前者要超过后者。年平均降水量在 1 000毫米以上;最冷月温度大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