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4课 第4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一、熟语概念及类型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现代汉语》) 熟语的特征:①结构上的稳固性;②意义上的整体性;③各自有特殊形式 。 熟语的概念: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1.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其特点是: (1)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为常见代表。 (2)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且贬义的较多。 2.谚语。 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如:①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①知识就是力量。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事实胜于雄辩。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⑤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如:①飞蛾扑火——自取灭亡。②大海里捞针——无处寻。③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④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⑤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5.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1)成语的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惯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2)成语的来源。①从历史故事中来;如:“指鹿为马”“倚马可待”。②从寓言故事中来;如:“守株待兔”。③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如:“精卫填海”。④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来。如:“水落石出”。 (3)成语的语法结构。①并列关系。如: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②承接关系。如: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③目的关系。如:削足适履,守株待免,杀一儆百,越俎代庖。④因果关系。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⑤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叶公好龙⑥动宾关系。如:不见经传,歧路亡羊,顿开茅塞。如丧考妣。⑦动补关系。如:轻如鸿毛,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⑧动宾补关系。如: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 ⑨连动关系。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琢玉成器。⑩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引狼入室,化险为夷。?偏正关系。如: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 二、惯用语与成语、谚语的比较 惯用语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一般统称为熟语。熟语有一个共同点,即习用性和定型性。惯用语具有熟语共性的一面,但是也有自己的个性: 1.惯用语与成语比较。 (1)定型性程度方面。两者都具有定型性,不过成语结构紧密,定型性程度很高,不像惯用语大多可以插进成分,或者更换成分、改动词序。 (2)语言形式方面。两者的结构类型都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成语以四字格、联合型结构为主,惯用语以三字格、动宾型结构为主。 (3)意义整体性方面。两者都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惯用语和成语意义大多数不能从字面上理解,都是比喻引申义。 (4)来源方面。成语是历代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并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全民性,是民族语言中的珍品,而惯用语里有一部分来源于方言,就具有地域性,带有方言意味。 (5)语言风格方面。两者都言简意赅。成语总的来说属书面语范畴,它还保留着文言书面语在词义或语法结构上的特点,如:“飞沙走石”“令人发指”(词义),“唯利是图”“时不我待”(语法)。惯用语属于口语范畴,它的语言材料都是人民口头上常用的和通俗易懂的。 2.惯用语与谚语比较。 惯用语与谚语同属于口语范畴,都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大多可以增减字数、更换词语、拆开插入其他成分等。如: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可以说成“一个巴掌响不了”“一个巴掌不响”“一只手不响”“一只手拍不响”等。另外,两者都有一些流传某一地区、带地方色彩的成分,如:“小暑一声雷,依旧倒黄梅”只是南方的谚语。 惯用语与谚语也有不少的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及两点间的距离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4.1.1圆的标准方程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3.3.2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4.1.2圆的一般方程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5课 第4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1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3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4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ppt
-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课件:课时29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课件(13张).ppt
-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课件:课时30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课件(14张).ppt
-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课件:课时33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课件(16张).ppt
-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1章 三角函数第11课时(13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