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输配_彭世尼_第一章燃气的分类与性质重点.ppt

燃气输配_彭世尼_第一章燃气的分类与性质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气输配》 第一章 燃气的分类与性质 第一节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燃气的概念 燃气:一切可燃烧的气体(CxHy、H2、CO、H2S等) 城市燃气:可作为城市燃料的可燃烧气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 城市燃气必须符合城市燃气的质量标准;“燃气”与“煤气”的概念的区别。 燃气的分类 主要有天然气(NG)、人工煤气(MG)、液化石油气(LPG)、沼气四类 一、天然气 按开采方式分为五种: 气田气(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80-98%),乙烷-丁烷的含量一般不大,戊烷及以上重烃含量少,发热值为35 MJ /m3左右。 凝析气田气(深层气田气):从含石油轻质馏分的凝析油中分离出来的。除含有大量甲烷外,戊烷及以上烃含量较高。还含有汽油和煤油成分。热值在50 MJ/m3 石油伴生气:一种与石油共生的天然气,并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分为气顶气和溶解气。甲烷含量:80-85%,乙烷及以上的烷烃含量稍高一些,热值在38 MJ/ m3 。 煤层气:在成煤过程中形成并聚集在合适构造中,成分为CH4,少量的CO2,热值在40 MJ/m3; 矿井气:煤层气在矿井空间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成分为CH4、CO2、N2、O2,热值在12-20 MJ/m3; 按其成分为六种: 干气:C5及其以上烃类13.5cm3/Sm3.NG; 湿气:C5及其以上烃类13.5cm3/Sm3.NG; 富气:C3及其以上烃类94cm3/Sm3.NG; 贫气:C3及其以上烃类94cm3/Sm3.NG; 酸性气体:含大量H2S、CO2,需净化后才能使用; 洁气:含少量H2S、CO2,不需净化可直接使用。 基方:1atm 20℃(standard cubic meter,简写:Sm3) 标方:1atm 0℃(normal cubic meter,简写:m3) 3. 按其性质分为两种: 常 规:在地壳岩层中聚集为气田的天然气或与石油拌生的天然气等; 非常规:煤层气(Coal Bed Gas-CBG),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NGH),地下水圈溶解气、致密砂岩气(Tight Sands Gas)、深盆气等 天然气井示意图 天然气的主要用途 发电 天然气化工工业 城市燃气事业(居民和工业用燃料) 汽车燃料 天然气的应用特点 高热值的气体燃料 清洁燃料 安全性好 易于运输和储存 经济性好的一次能源 资源丰富 天然气资源及发展前景 全球天然气资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发展前景 天然气的发展前景 理想的城市气源(热值高、清洁); 储量大 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到3%,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3%,我国城市人口中使用天然气的只有3000万人,不到城市人口的10%。城市燃气利用在我国将有很大的利用空间。重庆市现有的居民燃气用户中,天然气用户超过100万户,每天消耗的天然气量将近100万m3 。 二、人工燃气 (1)干馏煤气: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干馏(煤的热分解),固体产物是焦炭(或半焦),气体产物就是干馏煤气。可作为城市气源。 (2)气化煤气:煤在有气化剂的情况下产生的煤气。实质是煤与气化剂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物是CO和H2。不能单独作为城市气源,一般是用作加热焦炉或混气(和其他高热值燃气)用,调整发热值或供气量。 (3)油制气: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燃气。实质是在高温情况下使碳氢化合物裂解。其中催化裂解油制气的组成与热值和焦炉煤气接近,可作为城市气源。 (4)高炉煤气 :炼铁时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CO和N2,热值约3800-4200KJ/m3。一般用作焦炉加热。 人工燃气的发展前景 燃气工业发展,大体上都经历了从煤制气为主,发展到油制气为主,随后发展到天然气为主。(原因:一是人工制气的污染,能源浪费大以及制气的成本高;二是煤在世界各国的燃料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天然气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人工燃气作为城市燃气气源的比重越来越小。 目前对煤的气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是作为技术储备。 焦炉示意图 水煤气发生炉示意图 连续式发生炉示意图 三、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抽气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油田或气田开采过程中获得的,称为天然石油气;另一种来源于炼油厂,是在石油炼制加工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称为炼厂石油气。成分主要是丙烷和丁烷,标准状态为气体,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呈液态。 由于液化石油气液化容易,可采用瓶装供气,供应方法灵活,可不必建输气管网,且投资低,国内已广泛采用其作为城市气源。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居世界第四,消费量居世界第三。从上世纪90年代 开始,我国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量猛增。我国从1987年后开始进口液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