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林木病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一、林木病害的定义 林木在生长发育中,由于遭受病原物的侵害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不适宜而产生的不正常现象。如林木生长不良,林木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甚至林木死亡等。造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损失。 二、林木病害的三个要素 1、病原:引起林木生病的直接原因。 (1)侵染性病原:以林木为营养来源的寄生(生)物。包括菌物、病毒、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等。 又称病原生物或病原物 病原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 由侵染性病原引起的病害都有传染性,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原:包括不适于林木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 主要为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大气因素的不适宜。 非侵染性病原不具传染性,故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常为侵染性病害的诱因。 2、寄主:病原物寄生(侵染)的对象。 对侵染病害而言,称为寄主。 对非侵染性病害而言,称为感病植株。 3、环境条件:病原与寄主共同生存的空间。 4、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是病害发生发展的基础。 可人为改变环境,使环境有利于目标树种,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三、感病林木的病理变化 生理上 组织解剖上 外部形态上 四、林木病害的症状 1、何谓症状? 症状:即指外部形态上所表现的异常特征。 病症(病征):指病原物在林木体表表现的肉眼或放大镜下可见的特征,如真菌病中产生于病部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2、症状的类型: (1)变色(褪绿):指叶绿素的形成不正常而导致的病部的色泽不正常。 多出现在叶部,也可出现在果实上。 常见的有:褪绿、白化、黄化、紫化、花叶。 (黄化,李黄化病)(紫化,杉苗和松苗紫化病)(花叶,桃花叶病)(花叶,杨树、苹果花叶病)(花叶,黄杨“花叶病”)(花叶,洒金榕“花叶病”) (2)坏死:指植物细胞或组织出现死亡。 可出现在干、枝条、叶和果实上。 常见的有:斑点、溃疡、腐烂等。 (斑点、核桃叶斑病)(斑点、枇杷圆斑病)(斑点、杨树褐斑病)(斑点、梨树黑斑病)桃细菌性叶斑病(溃疡、苹果干腐病)(溃疡)(溃疡和腐烂)(腐烂、苹果腐烂病) (3)畸形:寄主细胞或组织受刺激或受抑制而生长过度或不足,引起的各种怪异的形状,如产生丛生、变形(肿大、皱缩)、肿瘤等现象。 (丛枝,枣疯病)(变形,桃缩叶病)(松栎锈病)(柳树毛毡病,瘿螨害)(女真毛毡病) (4)枯萎: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破坏而导致整株植物死亡或局部凋萎。 (松材线虫病)(油桐枯萎病)(梨树木腐病) (5)流脂或流胶:林木细胞被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如流胶病、流脂病。 (桃流胶病)(桃流胶病)(桃流胶病) (6)粉霉:在病部由病原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呈现出的各种颜色的粉状物或霉状物。 白色粉霉状物,如白粉病 黑色粉霉状物,如霉污病 其它颜色 (朴树白粉病) (海桐霉污病) (油茶霉污病)(苹果霉污病) (7)锈状物:在病部由病原真菌形成的黄褐色或锈色而形状各异的物质。 多见于锈病 花朵状锈状物,如梨锈病,梨叶上 舌状锈状物,如松针锈病,针叶上 (苹果锈病)(梨—桧锈病)(松疱锈病,转主茶藨子) (酢浆草锈病) (8)膜状物或线状物:在病部由病原真菌形成的灰色或紫褐色的膏药状物(即菌膜)或线状物(即菌束或菌索)。 菌膜如油茶、漆树等的膏药病; 菌索如板栗、漆树等的紫纹羽病病根上的菌索 (桂花膏药病)(苹果白纹羽病)(菌索) (9)蕈体(伞状物及马蹄状物):在病部由病原真菌产生的体形较大的伞状、马蹄状的繁殖体。质地各异,有肉质、革质、木质等。 立木腐朽病产生革质、马蹄状的“老木菌”; 香菇、平菇则是肉质的伞状物。 蕈体(木材腐朽)(金针菇,木腐病) (平菇,木腐病) (木耳,木腐病) (10)溢菌:病部出现的脓状粘液性物质。干后成为胶质的粒状或小块状物。 出现在细菌病中 溢脓又称菌脓、细菌溢、溢脓 细菌性病害在切开病部时往往可以见到菌脓溢出 (11)其它 五、林木病害的诊断方法 林木病害诊断:分析并确定一种病害的病原。 1、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林木病害的症状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一般在林木的感病部位会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如病斑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等。 2、根据病原物进行诊断:感病林木上有病原物存在是林木病害诊断的另一重要依据。如真菌病害到后期会在感病部位产生病症,如腐朽菌、锈菌、白粉菌等等。 3、人工诱发试验:应用柯赫法则(koch’s Rule)来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以诊断一种新病害。 4、病害的治疗诊断:如病毒、植原体等引起的林木病害常常有相似的症状。但植原体对四环素族的抗菌素较敏感,而病毒则对此不敏感;用抗菌素处理之后,观察治疗效果,可以进行区别。又如缺素症也可用此方法诊断。 柯赫法则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