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政法英杰卷一卷四精讲班张龙法理讲义
理论法学分值分布表格分析
理论法学四部分分值分布
法理 法史 宪法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总分 2002年 15 15 10 40 2003年 11 10 14 9 44 2004年 20 12 20 12 64 2005年 48 10 30 10 98 2006年 56 10 21 14 101 2007年 68 10 21 13 112 2008年 68 10 25 10 113 2009年 73(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5分) 10 23 10 116 2010年 73(12单+6多+2不) 10(4单+3多) 23(7单+6多+2不) 10(4单+3多) 116 平均分值(近三年) 71 10 23 10 115 法理学选择题内容分值分布表
02年 03 04 05 06 07 08 09 10年 平均值 法的本体 6 4 10 18 8 8 12 7 15 11 法的运行 6 4 3 2 6 5 6 6 6 6 法的演进 2 2 4 4 2 3 2 法与社会 1 1 4 3 7 6 3 7 2 4 论述 25 35 45 45 45 45 45 总计 15 11 20 48 56 68 68 73 73 71 法理学题型分值分布表
单选题 多选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与论述题 总计 2002年 4 7 4 15 2003年 4 3 4 11 2004年 6 8 6 20 2005年 7 12 4 25 48 2006年 7 12 2 35 56 2007年 7 12 4 45 68 2008年 7 12 4 45 68 2009年 12(5理念+7) 12 4 45 73 2010年 12(5理念+7) 12 4 45 73 平均值(近三年) 9(9道题) 12(6道题) 4(2题) 45(2题) 70 2011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一)法治: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依法合理配置权力与权利的社会状态。 (二)法治理念:对法治的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它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法治事业的兴衰成败。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各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因为: 在思想上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经济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文化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法治建设的要求; 在政治上体现了人民民主; 在方向上因坚持党的领导而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彻底的人民性:,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为主体,具有最彻底的人民性。 (三)系统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法治的优秀成果,总结我国经验教训,从从现阶段国情出发,是科学、先进的理念。 (四)充分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兼容并蓄、与时俱进,充分借鉴与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看,坚持“党的领导”本身就包含了坚持党的事业至上的基本要求; 坚持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正是人民利益至上的必然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要求全社会严格守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正,这正是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其中前三类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马克思法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世界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恩的法学本体论、价值论、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doc
- 2011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讲评ppt.ppt
- 2011年全国各省适用会计证考试电算化各章节练习题和答案.doc
- 2011年全国各高校高招录取分数线参考.doc
-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政治.docx
- 2011年全国适用会计证考试《财经法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01.doc
- 2011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含解析)-全国2.doc
- 2011年全省消防科普知识竞赛试题.doc
- 2011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1年公务员行政能力考试一星期速成高分.doc
- 2011年文综(政治)高考试题分析Word 文档.doc
- 2011年新《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与应用.套.doc
- 2011年春季学期大学英语B九月统考练习题.doc
- 2011年最新中考模拟试题(代数篇)分类汇编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
- 2011年最新农业科研项目应用新技术与优良品种引进及育种栽培要点提示应用全书.套.doc
- 2011年最新大学英语四级单词词汇表.doc
- 2011年最新出版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用书.doc
- 2011年最新版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辅导题库大全(含答案).doc
- 2011年本科一批录取院校录取最低分数线.doc
- 2011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指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