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4.3 美苏争霸(人教版选修3).docVIP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4.3 美苏争霸(人教版选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4.3 美苏争霸(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3课 美苏争霸 ★教学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教学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961年9月10日苏联《真理报》) 苏联想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图。……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在对外战略上,基本目标之一是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抵制美国的扩张行动。1953年斯大林逝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1961年肯尼迪成为总统后采取对苏联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认为,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为了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合作探究】美苏争霸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②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③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④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2、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苏美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2)紧张: ①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1960年5月): ②“柏林墙”的修筑(1961年): 日益严重的本国居民逃往西德的问题。仅1961年6月就有近10万人西逃,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做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据统计,在那些年里大约5000人试图越跑,其中3200人被抓获,100多人在越墙时被打死,200多人受伤。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32岁的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并宣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1961年1月5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1961年4月美国雇佣兵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随后进攻被击退。 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古巴的求援,正中赫鲁晓夫下怀。1962年,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是星期天,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后,非常恼怒。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3日,星期二。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于10月24日上午10时起正式开始。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入侵古巴,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同时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