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历史(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人教版(山东适用)必修二第三单元第2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山东考纲】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提示】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断发易服”
(1)“易服”
(2)“断发”
(3)不缠足
2.报刊与电影领域 时间 活 动 影 响 报
刊 19世纪 出现近代报刊 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太平天国
起义爆发后 民众开始有“新闻”观念 1872年 创办《申报》 1884年 创办《点石斋画报》 清末 《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维新运
动期间 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
以后 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电
影 19世纪末 电影传入中国 1905年 中国第一次自拍影片《定军山》 1913年 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1931年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民国初年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2)近代婚姻: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
(3)丧葬礼仪:变化最为迟缓。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4)影响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交通的变化 近代
铁路 ①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淞沪铁路
②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的唐胥铁路
③近代铁路的里程碑:1909年,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
④特点:大部分被外国控制,不能真正发展 近代
水运 ①轮船招商局:1872年由李鸿章创办,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②民办的近代水运:1900年前后有较大发展,但比较艰难 航空业 ①起步:1918年
②发展: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通讯的变化 近代
邮政 ①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②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③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通讯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影响 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②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与世界的联系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1.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经济总量的变化: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到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2006年跃居世界第四位。
(2)影响: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3)新目标:“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可归纳为“一、三、三、四”
一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
三个原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国内政治变革的推动。
三大内容: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大众传媒。
四大关键事件: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全面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除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改用公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力图与西方国家接轨的表现。
2.报刊与影视的异同
报刊与影视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重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3.正确认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核心: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通讯的两大行业:邮政和电报。
交通的三大领域:铁路、水运和航空。
正确认识铁路在中国的发展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可归纳为“二、四”
两大领域: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
2.城市化进程加快
(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趋势: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3)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条件: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2)时间:1995年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的水分代谢.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的矿质代谢.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态系统.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固氮.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个体发育.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实习、实验与研究性课题.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生殖.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8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9课时 工业革命.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24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25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六单元 第26课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六单元 第27课时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22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23课时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选修一 第1课时 梭伦改革.doc
-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 历史 (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 人教版(山东适用) 选修一 第2课时 商鞅变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