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版《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讲义历史(知识整合聚焦重点对接高考限时规范训练)人教版(山东适用)选修一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的北宋 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1)北宋统治者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政策,皇室大兴土木及向辽和西夏每年交纳的“岁币”,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及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
(3)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1)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2)面对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领域 目的 主要措施 作 用 经济 积贫局面 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续表
军事 强兵以改积弱局面 以“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进行“省兵”;以“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强兵 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提高 政治 选用保证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惟才用人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和教训 1.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
①节省了军费开支。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激化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
(2)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战斗力弱,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4.宋神宗支持变法
史料一 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1021年 15 085万余 12 677万余 1049年 12 625万余 “所出无余” 1065年 11 613万余 13 186万余 导读: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入不敷出的严重状况,这是“冗兵、冗官、冗费”的结果。
史料二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导读: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纵容兼并)。
史料三 北宋农民负担表
项目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商税 450万(贯) 1 975万(贯) 酒税 428万(贯) 1 710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总计 1 233万(贯) 4 400万(贯) 导读:北宋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史料四 (宋神宗)曰:“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
导读:宋神宗希望克服危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
史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民举息于豪民,今之贫民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导读:王安石试图用青苗法限制高利贷商人的盘剥和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以法令形式处理国家与地主利益的再分配问题。
史料二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纳绸、绢、绵、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摘编自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
导读:通过方田均税法达到增加政府收入、均衡税负、减轻农民负担、缓解阶级矛盾的多重目的。
史料三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导读:这反映出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历史钩沉】 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
(2)从变法的内容看,主要是以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再分配,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的水分代谢.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植物的矿质代谢.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态系统.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固氮.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个体发育.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实习、实验与研究性课题.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
-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精准考点题型教案:生物的生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