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课件 补益药 二、药性 凡以补益正气,扶助虚弱,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亦称补虚药。 2. 归经: 肺 补气药 脾 心 补血药       肝 补阴药 肺 胃      补阳药 肾 三、分类及功用 1. 补气药——补气——治气虚证 2. 补阳药——补阳——治阳虚证 3. 补血药——补血——治血虚证 4. 补阴药——补阴——治阴虚证 四、配 伍 1.气虚兼血虚者,补气药配补血药; 阴虚兼阳虚者,补阴药配补阳药; 阳、气虚者,补阳药与补气药兼施; 阴、血虚者,补阴药与补血药并进; 2.气虚每致气滞,补气药常配行气药。 补血药及补阴药多滋腻碍脾,故多配补脾健运或行气化湿药。 3.邪盛正虚或正虚而病邪未尽者,可配祛邪药,以扶正祛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五、使用注意 一、补气药 一、药性 1.性味 味均甘     性多温或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虚证         心气虚证 补气:治 血虚证(气旺生血) 出血证(补气摄血) 人 参 一、性味:甘、微苦,微温。 二、功用: 1.大补元气    大出血(气随血脱) 所致的体虚 治 大汗、吐、泻(亡阳虚脱) 欲脱,脉虚 元气虚衰的疾病 欲绝之证。 2.补益脾气  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补气生血:治气血虚证,配入四物汤  补气摄血: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如归脾丸 肺气虚证:如补肺汤 3.补益肺气:治 肺肾两虚之虚喘证,如人参蛤蚧散 4.(补心气)安神益智:治失眠多梦、健忘 如天王补心丹 5.生津:治 (1)热病气虚津伤口渴 (2)消渴 此外 益气壮阳:治肾虚阳萎 扶正祛邪:      气虚外感:配解表药 用于            邪实正虚:配攻里药 用法用量:  一般虚证:汤剂,5-10克(另炖兑服) 片剂、散剂,1-2克/次 虚极暴脱:急煎即服,15-30克/次 针剂,如高丽参注射液 使用注意:  1. 不宜同时吃萝卜、莱菔子或喝茶  2. 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 临床新用 1)老人病窦综合征:以红参2~4g,每天1次,20天为l疗程。 2)用于肿瘤术后的辅助治疗:用红参、香茶菜、枳壳制成糖衣片(人参香茶糖衣片),每次5片,1日3次,3月后减至每次2片,1天3次,3月为1疗程。 3)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红参粉碎过筛,每天10g,连服2天。 附:人参叶 味苦,微甘,性寒。 功用:解暑,生津,降虚火——用于暑热品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 西 洋 参 一、来源:五加科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 二、性味:甘、微苦,凉。 三、功用: 补气养阴    气阴两虚证 治 热病伤阴者 清火生津 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等 用法用量:3-6克,另炖 注意:忌用铁器炒。 临床新用 1)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西洋参茎叶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甙。每次40mg,每日3次。 2)治疗鼻咽癌放疗反应:西洋参3g,每日l剂。疗程:于放疗前两周开始服用,直至放疗完毕。 党 参 一、来源:桔梗科草本植物党参及素花党参等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二、性味:甘,平 三、功用: 1.益气 益脾气:治中气不足证      益肺气:治肺气不足证 2.益气 生津:治气津两伤证      生血:治气血两虚证 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证,选用党参。扶危救急者,选用人参。 临床新用 1)治疗高脂血症:党参、玉竹各1.25g,制成蜜丸,每天等份服2次,45天为1疗程。 2)治疗佝偻病:党参9g,黄芪9g,丁香1.5g,制成糖浆,每剂15ml,每次服5ml,每天3次,1月为1疗程。 黄 芪 一、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二、性 味:甘、微温 三、功用:         中气下陷证 1.补气升阳:治 脾胃气虚证         肺气虚证 2.益卫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 气虚外感 3.利水消肿:治气虚之水肿、小便不利 4.托疮生肌:治气血不足,疮疡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