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框架专题 2011年3月 引子:日本核危机与内部控制 技术缺陷 一旦燃料棒过热 核泄漏几率九成 早在1972年,美国原子能源委员会专家就曾建议全面停用“Mark 1”沸水反应堆技术,因为一旦燃料棒过热,安全壳容易爆裂,并造成核泄漏,几率高达9成。 设备老化 老爷车开上高速 出事是早晚的 曾任东芝公司核电站设计师的后藤政志说,可以初步认定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 设计漏洞 七成核反应堆建在地震高危区 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早在2008年就指出,日本的核电站不足以抵挡大地震的破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然而,这一问题却未能得到日本方面的重视。 引子:日本核危机与内部控制 监管缺位 自己经营自己监管 难免糊弄 在这次引发全球担忧的核危机爆发后,美国彭博社评论称,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等丑相百出。 日本负责核电站安全检查的部门是原子力安全和保安院,直属日本经产省。由于日本发展核电主要依循“国策民营”的模式,即由民间企业出头来经营核电事业,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日本经产省。“自己经营,自己监管,难免会监管不严,糊弄了事。” 专家称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烟羽”或将遍布北半球 灾难考验日本民众道德底线 抢劫和偷窃事件增加 中国各地食盐抢购已经平息销量大幅减少 引子:扁鹊的医术 《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 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 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 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 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 引子:扁鹊的医术 故事的管理学启示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 总是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总是事后弥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为何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过去的十年:充满变动与不确定性 2000:“年市”与千年虫 2001:911 2002:安然世通与其他公司丑闻 2002-03:新管制规则与立法 2004-07:突出财务控制 2008: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 2009:经济的复苏与向好 下一个十年:有什么样的预测 2011:千年极冷 2012:世界末日 ??? …… 百年一遇年年遇,历史罕见月月见 我们应如何应对? 一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研究: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守业要比创业难!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过去20年都不能守住巨额财富,“败家率”高达80%!《福布斯》最新全球400名首富排行榜与20年前相比,结果发现平均每5名中只有1名屹立不倒,而富过20年者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是管理不善?内控不严,还是有变化规律? 他们为什么没有能够防范失败的风险? 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上,每年都有10%左右的企业被淘汰出500强,并且,每一个被淘汰者之所以被淘汰,基本上都基于经营与管理不善的原因。应当看到,这些曾经被淘汰出局的强者案例所揭示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后来人无疑是一个又一个很好的警示,对企业理财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作用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市场,在“出身率高”的背后有一个令人关注的“成长性”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8%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都不超过5年,是什么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寿命呢? 有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控制不严! 警告 有人曾经对公司失败的原因做过汇总统计:在失败原因的百分比中,因为疏忽占4%,诈欺占2%,灾祸1%,经营管理不善91%,其他不知因素2%。从中可以看到,90%以上的企业失败都可能与管理失控有关。 失控导致失败 近10 多年来,中国商界风云诡谲,每隔一两年便有一些庞大而知名的企业轰然倒地。在《大败局》的众多案例中,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企业家们缺乏现实的控制感和控制艺术大概是最为致命的弱项——仰融无法控制华晨、唐万新无法控制德隆、顾雏军无法控制科龙、宋如华无法控制托普、李经纬和赵新先无法控制他们一手创办的健力宝和三九,等等,一切悲剧都潜伏着惊人一致的逻辑。 1981 年,当有点口吃的杰克·韦尔奇被任命为GE 新总裁后,他跑到洛杉矶附近的一个小城市去拜访当世最伟大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控制GE下面的上千家公司?” 一切伟大的治理都是从学习控制开始的。 ——吴晓波《大败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