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次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客观要求及职业安全健康部分知识。 二、班组安全管理。其中:1、班组日产安全管理。2、班组安全工作标准化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节能环保 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的概念 所谓“安全生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安全生产是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电工作业。 焊接工,切割工。 起重机械作业。(含:天车工) 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 压力容器作业。 危险化学品作业。(含:煤气工) 制冷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国家批准的其它特种作业: 国家规定的10类115种职业病 1、尘肺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等。 2、职业放射性疾病 。如:内外照射性疾病、放射性皮肤病,照射肿瘤等。 3、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汞、镉、铅、砷、锰、钡、钒、磷等中毒和光气、氯气等中毒;氰类化合物中毒,以及汽油中毒等。 4、物理性所致的疾病。如:中暑、手臂振动病等。 5、生物因素所知的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 6、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 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 7、职业眼病。如: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等、职业性白内障等。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耳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如: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或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 10、其他职业病。如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来源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 ① 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② 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 ③ 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 冶炼企业主要污染物国家卫生标准 常见部分毒物在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如下: 一氧化碳 :30 mg/m(24ppm) ; 二氧化硅:2 mg/m3 ; 煤尘: 10 mg/m3 。 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限值90dBA;高噪声车间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75dBA。 职业病的预防(一)预防职业病措施 1、认真落实“三同时” 要求。新建项目的设计、施工、投入生产适用,必须与职业卫生健康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确保从设备上能够满足职业危害因素达标。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杜绝或减少粉尘和毒气的向外泄漏。 6、防尘“八字”经验 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科研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在防尘工作中结合国情,总结了非常实用的“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防尘八字经验。 煤气安全知识(1)高、转炉煤气的比重 标准状况下高炉煤气密度为l.33㎏/m3,转炉煤气的密度为1.34 ㎏/m3,比重分别为1.03和1.04,略重于空气密度1.293㎏/m3。故煤气泄漏出来,会随风向下沉降,导致下风侧人员中毒。 煤气安全知识(二)煤气区及其安全要求 在煤气区工作必须两人以上,随身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必要时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毒防护用品。 煤气区域内和煤气设备上禁止动明火,需动火时必须提前办理“动火许可证”,经煤气防护人员签字同意后,方桌动火。 煤气区域是指产、供、送、储、用煤气的设备周围,离附属设施边缘水平距离15米以内的区域及有煤气机械的厂房和煤气柜院内。 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任意进入煤气区域,严禁在煤气区域休息、烤火等。 煤气安全知识(三)环境CO浓度与允许工作时间 24ppm以下,允许长时间工作; 24---40ppm允许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 40---80ppm允许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80---160ppm时工作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煤气设备内工作CO含量超过50ppm或O2含量低于19.5%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煤气安全知识(四)在不同CO浓度环境里,人的的承受力表现 200ppm 2-3小时,轻微头痛、乏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内对账培训程序总汇.ppt
- 物理安全程序总汇.pptx
- 系统全面的公司战略课程程序总汇.ppt
- 物理层简介程序总汇.docx
- 细胞的分化程序总汇.ppt
- 物理程序总汇.ppt
-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程序总汇.ppt
- 物理传送带问题程序总汇.ppt
- 细胞毒理学程序总汇.ppt
- 物理海洋进展二程序总汇.ppt
- 聚焦环保产业园区:2025年产业集聚与绿色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docx
- 基于区块链的2025年智慧医疗建设模式与患者隐私保护研究报告.docx
- 海船船员考试《船舶管理(船长)在线测试》考试题_2.doc
- 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绿色产品设计中的生命周期评估报告.docx
- 智能光伏逆变器行业需求变化及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语音IC行业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主题公园IP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2025年游客复游率提升策略研究.docx
- 主题公园IP智慧旅游应用与游客体验升级报告.docx
- 2025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中的政策创新与实施路径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设计与实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