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总 结 第一节 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 何谓大气污染?分别列举颗粒态、气态大气污染物的三种末端治理技术。 试述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 酸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思考题 分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以及防止对策? 从五律协同角度分析如何控制大气污染? * 例:划分“两控区”,控制酸雨和SO2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全国划定酸南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两控区”),强化对酸雨和SO2的污染控制。“两控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11.4%,“两控区”内SO2排放量约占全国的60%。 控制目标:到2010年,酸雨和SO2污染状况明显好转;SO2排放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之内;控制区内所有城市环境空气SO2浓度都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pH≤4.5地区面积明显减少。 《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污染“十一五规划》”:到2020年,基本消除重度酸沉降区域,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 ,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达标,酸雨区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 除尘原理:利用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受重力作用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将颗粒污染物与气体分离的过程。 重力沉降室的性能与特点 (a)结构简单、造价低、耗能小、便于维护管理; (b)可以处理高温气体(350-550℃); (d)体积大,除尘效率较低,一般只有40-60%,只能去除粒径大于50μm的颗粒。 重力沉降室 除尘技术之——重力除尘 * 惯性除尘器 除尘技术之——惯性力除尘 除尘机理:使含尘气体冲击在挡板上,或使气流急剧变化,使尘粒受惯性力从气流中分离并被捕集。 性能与特点 (a)净化效率不高,用于捕集10μm以上的粗尘粒。 (b)适宜用于净化密度和粒径较大的金属或矿物粉尘; (c)不适宜净化粘结性和纤维性粉尘。 * 除尘技术之——旋风除尘 除尘机理:使含尘气体作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作用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被捕集。 性能与特点 (a)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维护管理; (b)除尘效率一般为85%左右,高效旋风除尘器效率可达95%。 (c)只能去除粒径大于20微米的颗粒,对于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没有去除能力。 * 原理:含尘气体通过多孔滤料,截留气流中的尘粒,净化气体。 应用:各种工业废气除尘; 优点:属高效除尘器,效率大于99%,对细粉具有强捕集作用。 局限:不适于净化含有油雾、水雾和黏结性强的粉尘,也不适于净化有爆炸危险或带有火花的含尘气体。 除尘技术之——过滤式除尘 布袋除尘器 * 钢铁厂 焚烧厂 水泥厂 * 电除尘器 机理:利用静电力将固体或液体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并被捕集。 优点:(a)除尘效率可高达99.9%;(b)能耗低,阻力小;(c)耐高温(500℃);(d)处理烟气量大(105-106m3/h);(e)可以处理0.1μm的颗粒。 缺点:(a)一次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b)除尘效率受颗粒比电阻等物理性质限制。 除尘技术之——电除尘 * 电厂 水泥厂 玻璃厂 * 文丘里管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的性能与特点 优点:(a)耗能相同的情况下,除尘效率比干式除尘器的效率高;(b)可以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c)除尘的同时,可以去除有害气体污染物。 缺点:(a)沉渣需处理;(b)用水量大;(c)净化含腐蚀性气态污染物时,洗涤水具有腐蚀性;(d)能耗较大。 除尘技术之——湿式除尘 * 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5日 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 1943年5月~10月 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0日 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 5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年~1968年, 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6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1961年 严重大气污染,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7)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1963年3月 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1955年到1968年 镉污染;患者258人,死亡达207人。 * * * * * * * * *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和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采取大气污染净化技术,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 从区域环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