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交通应急信息化现状
2006年8月,交通运输部颁发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到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建设两级数据中心、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三大应用系统,完善两大门户网站、三个保障体系和一个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建设部、省厅(局、委)两级数据中心;以业务数据为核心,整合业务系统,构建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和综合类管理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从而形成交通电子政务平台的核心内容;以三大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开发和推广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公路水路交通应急处理和公路水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内外网两大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前端展示;构建和连通覆盖区域的交通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为交通信息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提供支撑;构筑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安全保证及标准规范三个保障体系,确保交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联邦政府的航务管理部门主管内河航运管理事务,负责内河航运法规制定,航道、船闸、VTS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保障航道畅通、导航设施完好及内河船员的考试发证等;水上保安警察负责内河交通秩序管理、防止船舶污染和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德国负责水上安全和救助工作的相关人员约为6800余人。其中,联邦海事局有900名职员,内河航运管理局860人,德国海难搜救协会(GDzRS)1631,海岸警卫队4000余人此外还有一批水上救助志愿人员经常为德国海难搜救协会工作。德国拥有极为现代化的内河水上监控系统,VTS系统由联邦政府投资建设,并由联邦直属的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目前,德国已建成12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和18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水域和内河水域如杜伊斯堡——莱茵河VTS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库,每天4次定时通报航道水位及沿河水工作业情况,并对危险品运输船舶、140米以上的大型船舶以及操纵能力受限制的拖带船舶实施全程跟踪。4艘武装高速巡逻艇25艘小艇负责海道测量的水道研究所1艘大型测量船、2艘中型测量船舶和3艘小型观测船有61艘7米至44米级搜救船。恶劣气象条件下实施搜救行动的优异性能。欧洲各国在欧共体条例下分别制定本国的环境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治理的监督管理办法,充分体现既符合国际间法规约束,又体现各国区域性特点。对于发生污染事故后的处理处置均有明确信息联络渠道,各单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发生事故后通过专业的指挥及技术力量具体分析现场情况,采取不同处置方式,以达到应急目的。—接收—处理过程模式化、清洁化。德法等国对船岸接收体系采取的政府投入建设,招标私人公司经营,船舶污染排放接收免费的做法,符合环保产业运作规律。例如德国和法国在400km的美茵—多瑙运河设了13个接收站,并配备相应的污染物接收处理设备,通过招标的方式将船舶污染物的接收交给私营的污染物接收处理企业经营。
第五是制定相关规定,对船舶污染物排放制定严格的规定。为保障欧洲几条重要的国际通航河流的良好环境,制定欧共体的内河污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条约具有国际性、强制性、规范性。对水体质量定出了严格的环境标准,规定船舶含油污水中油的排放标准3ppm,生活污水处理排放BOD15ppm,垃圾岸上处理。除石油化工企业具有一定量的应急设备外,均建立有应急设备库,应急船舶、围油栏、吸油毡、收油机等,并。在法国赛纳河上,主要在法国内河航道局分支机构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理船艇、围油栏、收油机等设备,在船舶较密集的河段配备较大型的清污船舶,在普通河段配备小型收油机、吸油毡等;在德国的应急设备主要通过专业的清污公司的设备储备,政府通过与专业清污公司建立良好的联系制度,一旦污染事故发生,。在德、法两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肇事船舶必须承担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费用来源两个渠道船舶所有人自负保险公司赔付。在德、法两国的船舶实行的是船舶污染事故赔偿强制保险制度,有力的保障了清污及赔偿费用,确保应急清污处置的顺利。船型系列基本稳定,并实现了标准化,30m、26m、20m、17m和14m工作船艇长江海事局的长途通信和地区通信基本上依靠租用公用通信设施和租用长江通信管理局的专用通信设施,在长江干线设有42座甚高频岸台;长江海事局各搜救机构大多设有中国电信固定电话、VHF台、传真机水上搜救专用电话12395随着长江海事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江海事局机关及其下属局在海事管理的各业务领域已普遍运用了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此外还建设有综合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等系统。长江海事系统在未来的20年内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为中心,重点构筑七大业务体系和一个机制,通航管理体系、公司和船舶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