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专题复习: 文言文比较阅读 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 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要求读者在文章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有哪些? 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4 .比较阅读材料,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文言文比较阅 读的选材范围 (2011·浙江省义乌市)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选 文 特点 (2011·山东省临沂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选 文 特点 有联系点的课内与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 有联系点的课内与课内文言文进行比较 有联系点的课外与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 异中 求同 同中 求异 有联系点的课外与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角度 1、 【甲】《记承天寺夜游》【乙】《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2011·山东省临沂市)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2、【甲】《曹刿论战》【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1·黑龙江省绥化) 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常见题型2——比较人物形象异同 1、 【甲】《晏子春秋》【乙】《晏子春秋》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 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甲】《陈涉世家》【乙】《信陵君窃符救赵》 甲文的吴广与乙文的朱亥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 常见题型 1、 【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张岱《湖心亭看雪》 (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选 文 时间 景 情 甲文 月景 闲情 乙文 更定 痴情 2、 【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养竹记》 (2011·安徽省芜湖市)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 【甲】《爱莲说》 【乙】《寒松赋》 (2011·甘肃省兰州市)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甲】《爱莲说》【乙】《养竹记》 (2011·安徽省芜湖市) 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常见题型 解题策略 (2011·山东省临沂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议论抒情是重点; 文章首尾须看清; 人生经历要联系; 写作背景来参考。 策略一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