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反胶束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此极性核具有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极性核溶解水后,就形成了“水池” 。 3、影响溶剂萃取的主要因素 pH值 温度 盐析 带溶剂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在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v)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密度接近于液体,黏度和扩散系数则接近于气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传递性,此特性在临界点附近受压力和温度影响更显著。 超临界流体(SCF)的特性 (2-7) ×10-4 (1-9) ×10-4 0.2-0.9 SCF (0.2-2) ×10-5 (0.2-3) ×10-2 0.6-1.6 液态 0.1-0.4 (1-3) ×10-4 (0.6-2) ×10-3 气态 扩散系数(cm2/s ) 粘度(g/cm/s) 密度(g/cm3) 物质状态 由以上特性可以看出,超临界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扩散系数大,粘度小,渗透性好,与液体溶剂相比,可以更快地完成传质,达到平衡,促进高效分离过程的实现。 1、原 理 临界温度(Tc) :当气体的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压缩都不能使它变为液体。 临界压力(Pc):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超临界状态: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 部分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性质数据 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技术优势 传质速度快 选择性高 适合提取热敏性物质 节能显著 “绿色”溶剂 在微量成分的脱除方面有很大优势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流程 1-CO2气瓶;2-纯化器;3-冷凝器;4-高压泵;5-加热器;6-萃取釜;7-分离器;8-放油阀;9-节流减压阀;10、11、12-阀门 压缩机 萃取釜 制冷MVC-760L 二氧化碳循环泵 3、超临界萃取实例 超临界CO2萃取柑橘香精油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1.CO2储罐 2.高压泵 3.萃取釜 4,5,6.阀门 7,8,9.分离釜 10.回流阀 三、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也叫做水溶液双相分配技术。 将两种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时,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体系会自然的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这就是双水相体系。 1、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原理:目的物在不相溶的聚合物或无机盐溶液形成的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从而进行分离。理论基础是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电荷的影响。 双水相系统(aqueous two-phase systen, ATPS) PEG = 聚已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Kpi = 磷酸钾 DX = 葡聚糖(dextran) 2、双水相的形成和类型 形成原因:由于高聚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高聚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成均一相,从而具有分离倾向,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分为二相。 常见的双水相系统: 高聚物/高聚物体系:聚乙二醇(简称PEG) / 葡聚糖(简称Dextran) 高聚物/无机盐体系:硫酸盐体系。常见的高聚物/ 无机盐体系为: PEG/ 硫酸盐或磷酸盐体系。 3、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聚合物及其分子量的影响:不同聚合物的水相系统显示出不同的疏水性; pH 值的影响:改变两相的电位差,如体系pH 值与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差越大,则蛋白质在两相中分配越不均匀。 离子环境对蛋白质在两相体系分配的影响:在双水相聚合物系统中,加入电解质时,其阴阳离子在两相间会有不同的分配。 温度的影响:分配系数对温度变化不是很敏感,只有处于临界点附近,才具有明显作用; 4、双水相萃取的工艺流程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目的产物的萃取; PEG的循环; 无机盐的循环。 5、双水相系统的应用举例 例:分离和提纯各种蛋白质(酶) 用PEG/ -(NH4) 2SO4 双水相体系,经一次萃取从α- 淀粉酶发酵液中分离提取α - 淀粉酶和蛋白酶, 萃取最适宜条件为PEG1000 ( 15 %) -(NH4) 2SO4 (20 %) ,pH = 8 ,α- 淀粉酶收率为90 % ,分配系数为19. 6 ,蛋白酶的分离系数高达15. 1。比活率为原发酵液的1. 5 倍,蛋白酶在水相中的收率高于60 %。 1、定义 反胶束或称逆胶束(Reversed micelle) 是指当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并令其浓度超过某临界值时,表面活性剂便会在有机溶剂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大小为毫微米级的聚集体。 四、反胶团(胶束)萃取 活性炭种类 活性炭种类 颗粒大小 表面积 吸附力 吸附量 洗脱 粉末活性炭 小 大 大 大 难 颗粒活性炭 较小 较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