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docVIP

第11课《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

第11课 梨园春秋 阳信一中 韩永义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戏剧发展的基本历程与重要阶段,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 2.认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戏剧盛衰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从文学创作、历史分析、艺术表现等角度欣赏戏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能力。 4.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如何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并依据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材分析】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教学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2.教学难点:京剧在北京形成的原因。 3.教学疑点:古代傩戏在今天文化生活中还有没有保留痕迹?从南戏、杂剧、京剧形成发展来看,影响戏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二.知识梳理 一.傩戏——中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 “傩”即带有______的仪式活动。到了先秦时期逐渐为国家礼仪所吸收,其中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 二.南戏与杂剧 (一)宋代南戏 1.背景: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汴京、杭州等大城市十分繁荣,坊市的限制废弛了,出现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______,各种通俗文化,尤其是戏曲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很大的发展。南戏则是在两宋之际流行于____________的戏剧形式。 2.特点:宋代南戏一般由____________创作,主要在___流行,比较贴近老百姓生活,出现了一些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愿望和要求的作品。 (二)元代杂剧 1.背景:元杂剧的出现和得以流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元朝统治前期,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不愿在朝廷做官以及宦途无门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 2.特点:元杂剧兴起于北方地区,将____________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______和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 3.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是元杂剧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其代表作为______。另外,王实甫也是一位著名的杂剧作家,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______。 三.徽班进京 (一)徽班进京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四方艺人聚集在这里,以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2.四大徽班:徽班进京,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即___。继三庆班之后,又有随后的______、______、______三班相继进京,统称“四大徽班”。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二)京剧 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______。在_________年间,京剧迎来第一个繁荣期,在中国吸取发展史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它不仅在爱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板书结构】 原始时代的傩仪 一、古代傩仪和戏剧起源 先秦汉唐祭祀中的傩仪 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 宋代南戏 二、宋元戏曲艺术的成熟 表演形式和特点 元杂剧 兴起的时候背景 代表性作者 兴起的社会背景 三、明清戏曲艺术的鼎盛——京剧 徽班进京和京剧的形成 历史地位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天子或诸侯重视“傩”的主要原因是C A避邪消灾,驱逐恶魔 B奢侈享乐,声色犬马 C确保社稷兴衰存亡 D受民间风俗的影响 2.宋代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是C A坊市 B集市 C瓦舍 D店肆 3.宋代的南戏D A流行于长江以南 B政坛失意的知识分子创作 C与北方杂剧遥相呼应 D揭露社会黑暗,贴近百姓生活 4.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D A傩戏的出现 B南戏的广泛流行 C说书的出现 D杂剧兴起 5.元杂剧由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而形成,包括①诗词②对白③音乐④舞蹈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6.与元杂剧流行无关的社会现象是D A城市经济繁荣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地位的变化 D元朝统治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