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教案(粤人教版必修5高二)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通过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事件新闻和人物通讯的特点;
2、 体会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 学习航天工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4、 苟的敬业精神。学习英雄人物的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1) 两篇新闻不同2) 的记述方式和表达侧重点。
3) 抒情议论性句子在新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新闻报道的句式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探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步骤:
课时目标:
预习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搜罗学生问题
1、 参考《早晚练》“合作讨论”与“阅读欣赏”自学课文。
学习步骤:
1、 限时速读课文,2、 把握新闻概要。并适时做标3、 记。
4、 掌握生字生词,5、 并对关键句尝试点评。
6、 再读课文,7、 写几句新闻简评
8、 参考《早晚练》,9、 进一步理解课文。
二、探讨两篇新闻的异同,列成表格?
三、提出你自己学习本文还想要解决的问题.,每位同学一至二个问题。
《心随飞翔》与《英雄潇洒走苍穹》的比较阅读
1、 组织教学,2、 导入新课
配视频导入:2003年10月过航天史上出了一大新闻,引起世界关注,中国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祝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等人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突破表示祝贺和赞叹。10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说,他认为中国“正在开始成为一个拥有尖端科技的国家”,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希望他们能够像我们一样在太空获得发现,(中国)从太空探索中获得的技术将会帮助全人类。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威胁。” ?北京时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西方通讯社开始争分夺秒发消息。法新社动作最快,于9时0分47秒发布第一条消息,截至10时,共发布了13条相关新闻稿;美联社慢了一步,第一条快讯于9时2分23秒发出,但它以数量取胜,在10时前共发了16条有关新闻稿;路透社紧跟其后,于9时3分6秒发布快讯,在1小时内又发布了10篇稿件。
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事件作出反应。一些大媒体的网站还开辟专栏,对发射过程进行跟踪报道。这些文章以正面的为主,认为中国已处于世界航天科研的前列,中国航天的成功是一个经济大国蓬勃发展的象征,是人类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下面我们一起进一步探讨同学们自学后的这篇文章
3、 整体把握。
1. 你是怎么理解“新闻”的“新”字?你认为“新闻”和“历史”是什么关系?二者有什么共性?
2. 请你对两篇新闻予以简要概括,3. 点评。
提示:第一篇应侧重时间、群体形象,事件意义,第二篇应侧重杨利伟的成功背后不潇洒。
4. 两篇课文都是新闻,5. 报道的内容都与同6. 一事件有关。除此以外,7. 二者有那些异同8. ?
提示:先确立角度,再对比分析
如可以从标题,表达方式,时间跨度,记叙顺序,表达侧重点与宗旨等方面来分析。
4、 深入探讨。
1、 新闻顺序:跳读《心随飞翔》看全文写了哪些时间性短语?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2、 新闻表达方式:精读文段7——18段,3、 思考:这些段落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块巨幅液晶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五号飞船。
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据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的同志介绍,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时间正一秒一秒的向前推移,我们的心也随之怦怦直跳……
8时59秒,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
“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 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直 苍穹。
这一刻,我们的心也随之飞翔!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
喜悦与胜利的泪水夺眶而出!
提示:叙述与场面描写结合,抒情点睛。
场面描写:突出科学工作者们的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紧密合作的团队精神,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突出群体形象。
抒情:短句为主,突出情感的激越和按捺不住抒发为民族航天事业的惊世之举自豪和狂喜,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