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翡翠绿洲小基坑支护_施组设计
翡翠绿洲小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3
1.1 工程概况 3
1.2 工程地质条件 3
1.3 施工管理目标 6
1.4 编制依据 6
第2章 施工总体部署 8
2.1 施工顺序 8
2.2 施工总体计划横道图 8
2.3 施工队伍组织 9
2.4 施工队伍人员及施工机械组织 9
第3章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0
3.1.1 旋挖灌注桩施工 10
3.1.2 预应力锚索施工 19
3.1.3 深层搅拌桩施工 25
3.1.4 喷锚网施工 28
3.1.5 微型钢管桩施工 30
3.1.6 冠梁及腰梁施工 31
第4章 施工进度计划 33
4.1 施工计划编制说明 33
第5章 施工平面布置 34
5.1 施工平面布置 34
5.2 临时供水、临时供电 34
5.3 施工便道布置 34
5.4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 34
第6章 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35
6.1 安全生产措施 35
6.2 基坑应急除险措施 40
6.2.1 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42
6.2.2 土方开挖安全应急预案: 43
第7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6
7.1 质量目标 46
7.2 质量控制原则 46
7.3 质量保证体系 46
7.4 质量自检体系 50
7.5 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51
7.6 主要人员职责 52
7.7 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
7.7.1 旋挖排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3
7.7.2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4
7.7.3 锚索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5
7.7.4 网喷射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6
7.7.5 搅拌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8
7.7.6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9
7.8 工地试验室的建立 6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规模
翡翠绿洲十四期建筑位于增城市新塘镇翡翠绿洲小区内。本基坑占地面积约3.2万m2,周长约830m。高层建筑物设二层地下室。西侧建筑±0.00m标高为城建高程+16.500m,东侧建筑±0.00m标高为城建高程+13.200m。高层建筑基础型式预应力管桩基础和筏板基础。
二层地下室底板顶绝对高程分别为(结构标高)为7.600m和5.800m,非塔楼部分底板及垫层厚450mm;塔楼部分:筏板基础厚1.0m,褥垫层厚200mm;桩基础位置由于承台较密,考虑承台及垫层开挖深度1.6m(底板结构顶面算起)。基坑开挖面标高分别为:7.15m(西侧非塔楼部分);6.40m(西侧塔楼筏板基础部分);5.35m(东侧商铺非塔楼部分)4.20m(东侧商铺塔楼部分),基坑开挖深度6.6-9.70m,电梯井距离基坑边较远,可放坡开挖。
北侧现在为正在施工十三期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与本基坑一致,可不必支护;东侧为源章路(市政道路),距离地下室边约20m,西南侧为翡翠绿洲小区道路,距离基坑约5.0m;西侧为已建翡翠绿洲四期建筑,设一层地下室,塔楼距离本地下室边约33m,地下室边距离本地下室边最近约25.0m。
周边均为新建建筑,除东侧源章路存在部分管线外(有电信、移动管线、以及地面位置存在一条市政供水铸铁管),其余周边无管线。
基坑安全等级为:整体为二级。
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场地原为耕土,目前已经回填,但地面有一定起伏变化,地面高程12.62~22.40m,相对高差±9.78m,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地貌属山前冲积平原类型。
地层描述
(一)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根据钻孔揭露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可将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耕土、第四层冲积层、残积层、花岗岩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人工填土(Qml) (层号1)
1 人工填土
广泛分布,灰色,棕红色,局部灰褐色,湿,松散,由粉质粘土和砂质粘性土组成,堆填时间较长,稍压实,但未完全固结。层厚1.30~8.70m,平均厚度3.61m;
标贯试验29次,实测击数2~8击,实测平均击数5.2击,校正击数1.9~7.1击,校正平均击数4.9击,标准击数4.5击。
2 耕土
灰色,湿,含腐植质。层顶标高8.00~16.50m,层顶埋深1.80~6.80m,层厚0.40~1.00m,平均0.52m;
标贯试验3次,实测击数3~6击,实测平均击数4.7击,校正击数2.9~5.7击,校正平均击数4.5击。
冲积层(Qal)(层号3)
3-1中细砂
中细砂:浅灰色,饱和,稍密~松散,含粘粒、粘结。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9.15~16.10m,层顶埋深2.40~4.50m,层厚1.10~4.70m,平均2.62m;
标贯试验11次,实测击数5~13击,实测平均击数7.6击,校正击数4.4~12.0击,校正平均击数6.9击,标准击数5.7击。
3-2(含砂)粉质粘土
浅灰色,灰黄色,灰白色,湿,可塑,局部呈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科毕业设计-6000吨蔬菜薯粉系列面条制品扩建项目立项.doc
- 本科毕业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
- 基于avr单片机的485通信系统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设论文-汽车锥齿轮的加工工艺设计.doc
- 年产300吨庆大霉素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设论文-水处理车间_施工方案正文.doc
- 毕设论文-生物工程论文.doc
- 毕设论文-中试所详细设计说明书.doc
- 基于yeelink的温度远程采集系统实训报告-毕业设计论文.doc
- 建筑公司规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毕业设计论文.doc
- 基于c51单片机的简单交通灯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设论文-同向旋转型双螺杆挤压机及传动系统设计.doc
- 毕设论文-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服务质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doc
- 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设论文-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站项目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
- 基于plc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 本科毕业设计-购书网站的后台设计与实现.doc
- 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论文.doc
- 基于s7-200plc的病床呼叫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 本科毕业设计-巴彦县富江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施组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