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doc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之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第1课。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三大政策; 理解:团体与政党的区别,旧三民主义革命性与局限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孙中山为了国家独立、富强,牺牲个人利益,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孙中山自1894年创办兴中会,到1924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历时30多年;领导革命的纲领随形势变化不断补充新内容;十六、七岁左右的中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了解不多;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推动作用和局限性又是学生必须理解的。因此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内容及演变过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分三个子目,第一目是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第二目写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分析,第三目写三民主义的作用和发展。 第一目先用一个自然段写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初步形成的原因和标志。孙中山从具有改良思想转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既有上书失败、清廷腐朽的原因,也同他的经历有关。孙中山少年时代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和香港学习,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两件大事,兴中会的成立和广州起义。 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团体。时间、地点、人物、纲领要一一明确。之所以在远离中国万里之遥的美国建立反清组织,原因是檀香山有数万华人,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影响,并渴望中国强盛;孙中山可以依靠其胞兄孙眉的经济支柱;可躲避清政府的迫害。兴中会纲领有三层意思,“驱除鞑虏”的“鞑虏”指满洲统治者即清政府;“恢复中国”指恢复汉人统治;创立“合众政府”是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纲领把推翻清政府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成为发动、组织群众的伟大旗帜。但它没有反对帝国主义内容,同时也有盲目排满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在革命初期适应了大部分民众的心理,便于发动群众。1895年广州起义的内容不需要另外补充,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即可。但要强调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第一次武装斗争,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志士的英勇献身精神。 教材的第二个自然段写孙中山革命思想正式形成标志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同盟会成立,二是三民主义的提出。 中国同盟会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立的?兴中会成立后的10年里,革命的主客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已成为彻头彻尾的“洋人的朝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的团体纷纷建立。在此背景下,分布在各地的革命力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与兴中会纲领相比,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有什么发展?“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只换了一字,其含义基本相同。“建立民国”和“创立合众政府”的内容也基本一样。新增加的是“平均地权”的内容。1896至1897年,孙中山在欧洲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产生了同时解决政治革命、民族革命、社会革命的想法。平均地权便是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弊病而设计出来的。把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解决土地问题作为三位一体的革命目标提出来,是同盟会纲领的最大亮点。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呢?因为它有统一的纲领十六字纲领;有统一的机构总部和各省支部;有统一的领袖孙中山、黄兴等;有统一的目标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自从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便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开始了以孙中山为首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新时期,三民主义也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共同尊奉的宗旨。 教材第二目详细叙述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内容,指出其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本节的重点。 “民族主义”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其含义概述一下即可。需要强调的是,民族主义或“驱除鞑虏”并不意味着排满,用孙中山的解释就是,“排满洲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另外,民族主义没有反帝的内容,这是它的弱点。 “民权主义”和“建立民国”相对应。它有四层意思,一是同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同时进行,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反对君主立宪制,四是反对汉人的君主政体国家。这四层意思反映了民权主义的进步性。 “民生主义”和“平均地权”相对应。其目的、内容作用如教材所述。孙中山曾经说:“定地价之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属国家。这与国计民生,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