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著分类阅读专题训练 (一)繁星 春水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5.冰心下面这首小诗告诉人们:要脚踏实地,丢掉幻想,勇敢面对现实,在现实中求进步。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二)童年 一、填空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4.《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童年》中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时,阿廖沙看到老三掉到井里,就纵身跳到院里,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二、人物画廊 1.阿廖沙:他的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罗斯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他不向丑恶势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 2.外祖母:她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三、简答 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故事情节)?请简述一两个。 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产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三)朝花夕拾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全书收录了十篇文章,我们学过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书中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痛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父亲的病》写鲁迅先生决定学医救国,《藤野先生》写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救国,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 4.从《朝花夕拾》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鲁迅;一个敢于批判现实的鲁迅;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鲁迅。 二、人物画廊 1.范爱农:是一个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合,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的人。 2.鲁迅先生的父亲:曾让童年时期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3.寿镜吾:鲁迅的私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比较开明,对孩子们不严加斥责,也常用戒尺和跪罚学生。读书入神时,非常可爱。先生有时脾气不够随和,执拗得没有商量的余地。 三、简答 在这本书里作者批判了什么? (1)对封建旧俗及文化糟粕进行了深刻地揭露、讽刺和批判。(2)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3)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4)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四)骆驼祥子 一、填空 1.《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2.《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