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创]苏教语文必修一《师说》第2课时
师 说 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读第一段: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表明中心的句子: (2)表明教师作用的句子: (3)表明从师必要性的句子: (从师原因) (4)表明择师原则的句子: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复习要点: 1、了解文化常识 2、掌握积累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4、背诵课文 4、乎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壮士,能复饮乎: 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的职责是 。从师的标准和原则是 。 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是 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圣人之所以为圣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风乎舞雩 D、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选出加点“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其皆出于此乎 B.其出人也远矣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吾未见其明也 4、选出加点字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而耻学于师 C.孔子师郯子之徒 D.鱼肉百姓 5、选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同的一项( ) A.忌不自信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本) 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流传)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士大夫之族(类、辈) 7、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而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不拘于时 ⑥学于余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 阅读第二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则耻师焉,惑矣 ③句读之不知 ④不耻相师 10、概括本段文字的大意和作用。 11、本段文字的批判说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法?试加以简要说明。 对比。 答:(1)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纵向对比,说明圣愚之别就在于是否从师学习; (2)将士大夫之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自身矛盾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七)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磁场中的运动 .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2 Unit 3 Computers.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2 Unit 5 Music.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ppt
- 2016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英语(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必修3 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