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第十二章 补体检测 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失活,因此做补体 检测必须用新鲜血清 1、固有成分:C1—C9 2、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1INH 3、补体受体:C1qR、C3aR 一、补体的性质 二、补体的组成 三、补体的激活 活化阶段 效应阶段 识别阶段 功能检测 1、总补体活性的检测 2、单一补体活性的检测 量的检测 单一补体量的测定 功能检测多采用溶血实验 量的检测采用免疫浊度法或单扩法 补体检测 SRBC SRBC SRBC SRBC SRBC 第二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 绵羊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形成致敏羊红细胞,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启动经典激活途径,导致致敏羊红细胞的细胞膜穿孔,释放血红蛋白,从而发生溶血 一、溶血实验原理 CH50曲线 原理:在50%溶血附近,S型曲线最陡,当补体量稍有变动,即可对溶血程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故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以100%作为溶血终点更敏感。 二、CH50测定方法 1.绵羊红细胞浓度的调整(2%-5%) 2. 溶血素滴定(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灭活补体) 3. 稀释缓冲液 4. 50%溶血标准管 5. 50%溶血总补体值的计算 CH50(U/ml)=(1/血清用量)*稀释倍数 三、方法评价与临床意义 方法简便、快速,但敏感性低,补体的活性除 与反应体积成反比外,还与反应所用的缓冲液、绵 羊红细胞的数量以及反应温度有关。检测的是补体 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所得结果反应补体C1-C9等 9种成分的综合水平。 水平下降:严重肝病、营养不良、G 细菌感染 水平升高:心肌梗塞、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炎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常作为单个补体成分检测的指标: C3、C4、C1q、B因子和C1酯酶抑制物等 测定方法 免疫溶血法 免疫化学法 自动化免疫散射比浊法 定义:根据补体参与抗体介导溶细胞作用的 级联效应特征建立的单一补体成分检测法 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和康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参照体系:缺乏某种补体成分的血清为参照 结果判断 一、免疫溶血法 方法评价: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参与的溶血反应不能反映参与旁路和MBL途径识别、活化阶段的补体成分是否存在。快速、简便,敏感性低,且不能定量 免疫溶血法常用于C2、C3、C4、C5、C6等补体成分的检测。其中以C3、C4两成分检测更为常见。 一、免疫溶血法 二、免疫化学法 1.单向免疫扩散 2.火箭免疫电泳 3.透射比浊法 4.散射比浊法 前两种方法:手工操作繁琐、耗时长、影响因素多、结果重复性差,已趋于淘汰 后两种方法:通过仪器对补体的C3、C4、B因子等单个成分进行自动化测定 第四节 补体结合试验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 ) 一、原理 反应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先加入检测系统及补体,让其有优先结合的机会 第二阶段 加入致敏绵羊红细胞,检测补体的存在与否 反应不发生溶血,待测 物存在,试验结果阳性 反应发生溶血,证明待测 物不存在,试验结果阴性 二、试验方法 补体结合实验中各成分用量之间必须有适当 的比例,才可以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除绵羊红细胞浓度固定在2%-5%,溶血素用量2单位外,其他成分均需事先滴定其单位,配制成特定的浓度,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正式试验 实验过程 稀释和处理后的标本与已知抗原或抗体、不同含量的补体温育,最后与指示系统共育 结果判断 首先观察对照管 阴性对照管:溶血 阳性对照管:不溶血 抗体或抗原对照管:完全溶血 待检血清对照管(不加入血清):完全溶血 绵羊红细胞对照管:不出现自发性溶血 三、方法评价 优点: 1、既可以检测抗原,又可以检测抗体 2、敏感性、特异性高 3、结果判断明显且客观,无需特殊仪器 缺点: 1、参与反应的物质多,影响因素也多 2、操作繁琐且要求严格,易发生失误 * * * * * * *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克亚老师表演英语特训营DVD销售信刘克亚.pdf VIP
- TSH6532G电镀锌镍合金镀层(高镍型).pdf
- (高清版)DB11∕T 1234-202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CECS440-2016 建筑排水用机械式连接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AI芯片基础知识培训方案【68页PPT】.pptx VIP
- 2025年医保改革热点深度解析及考试题库:必备知识点与答案.docx VIP
- 食堂外包框架合同范本.docx VIP
- 广联达教程全本.ppt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传染病防治监督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