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营模式重点.ppt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营模式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近自然林业的概念 “近自然林业”可表达为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 ★ 近自然林业的涵义 ●其经营的目标林为: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手段是应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 ●“近自然林业”并不是回归到天然的森林类型,而是尽可能使林分的建立、抚育以及采伐的方式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的自然关系相接近。要使林分能进行接近自然生态的自发生产,以达到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种得到复苏,最大限度地维护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是对前人盲目营造人工林的质疑和进行反思后的觉悟。在水土大量流失,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日益失衡的今天,人们对违反森林发展规律,片面追求木材生产目标而引起的恶果提出了警告。如奥托所说:“不能再容许林业工作者单一地以生产木材为目标来经营森林,而应该水续保证森林的一切功能”。 ★ 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方法 “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方法是:尽量利用和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从幼林开始就选择目的树,整个经营过程只对选定的目的树进行单株抚育,内容包括目的树种周围的除草、割灌、疏伐和对目的树的修、整枝。 ★ 近自然林业的特点 ◆ 能有效地保护森林的自然生长能力; ◆ 能充分发挥森林的抗性; ◆ 能增强森林的生态作用; ◆ 通过森林的立体经营,能获得更高的木材收获 及多样性产品; ◆ 能有效地提高森林蓄积; ◆ 能降低森林经营的成本。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 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 国外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大体可以分为四派:经济派、生态派、协同派、专业化派。 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态势下,传统林业路子越走越窄,林业如何走出困境,摆脱传统林业的束缚,我国林业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提出了走森林分类经营的道路。 ★ 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 ◆ 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自身特点的要求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需求 ★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 ◆ 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主要满足: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的完整、生物伦理。 ◆ 森林经营目标 21世纪的森林经营目标要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最大,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最大,林产品等经济效益最大。 * *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营模式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法正林学说 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 第四节 回归自然林业 第一章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营模式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七节 检查法 在社会主义林业条件下,基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林木培育(森林更新与抚育)和森林利用(木材、竹材、林产品和其他多种有益效益)在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上的永续。其中,林木培育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 我国森林永续利用是基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 基础上,不断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 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是永远保持平衡不 动; ★ 永续利用的内容: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 培育与利用、产品与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 强调林木培育是实现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 提。 森林永续利用的内涵 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发展 ★ 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雏形阶段 永续利用思想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荀子》提出:“渐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孟子》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名句, 后魏贾思勰(405-456),著书《齐民要术》,提到:“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材,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两百树,五年一周。” ★ 木材永续利用的阶段 1795年哈尔蒂希(G.L.Haring)发表了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论述,“森林经营管理应该有这样调节的森林采伐量,以至世世代代从森林得到好处,至少有我们这一代这样多。” 1826年德国洪德思哈根提出了法正林,这一针对同龄林经营的永续利用理论的出现与完善,标志着在作业级(经营类型)水平上木材永续利用思想的成熟。 1886年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了异龄林经营的“恒续林”思想以及“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 法国林学家顾尔诺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