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发现》课件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发现》课件 * * 发 现 闻一多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张易制作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闻一多 清华园的一多亭 闻一多 (1899--1946),原名家骅,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他是一名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美国。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倡导“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 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 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 等爱国志士被国民党用卑鄙手段刺杀 于昆明。 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 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的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概括。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郭沫若、闻一多、艾青。 文体常识——新诗 文本研读 1、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迸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联系时代背景看,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所以他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文本研读 2、“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表现了诗人归来时怎样的心情? 这一句表现了远离祖国后诗人急切地想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 文本研读 3.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没有) 文中哪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恐怖、噩梦挂着悬崖。) 文本研读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诗人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文本研读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文本研读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文本研读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你(祖国)在我心里”。 总结诗歌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拓展阅读 ( 阅读鉴赏《死水》)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适应性考试试题 理.doc
-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
-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适应性考试试题 文.doc
- 广西来宾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 广西武鸣县罗波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3 大堰河——我的保姆(共32张PPT).ppt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步测试.doc
- 必修1:师说(鲁人版(08版)).doc
- 广西武鸣县罗波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5 荆轲刺秦王(共82张PPT).ppt
- 必修1:沁园春·长沙(苏教版).ppt
- 必修1:第三单元 走进自然 自读文本(鲁人版(08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