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6.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要点
一、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1.目的 2.概况 3.历史意义 4.南洋华侨的来历和发展 5.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 2.戚继光抗倭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3.《尼布楚条约》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本节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二、本节教材内容头绪多,涉及范围广,讲述具体内容之前,应重视对引言的分析,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总体脉络。
三、“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一目需讲清五个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应讲明明廷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依据教材,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第二,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三,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从这三点来看,主要应是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小字部分内容,以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郑和每到一处都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和他们通好之意。许多国家的首领和使臣,搭乘中国的宝船来华访问。(2)郑和船队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居民展开和平贸易,受到欢迎。
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建议教师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海船规模、船数、人数、到达范围等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教师不必再补充。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材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往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2)中外使节频繁往来,仅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随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返回来华的就有16个国家的外交使节。(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其规模、历时、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教师可从这三个角度联系中外航海史加以说明。第三,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教师可与同世纪稍后的欧洲航海情况比较,说明二者之不同。最后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二、“戚继光抗倭”一目,应讲清两点:
1.明朝中期的“倭患”:整个明朝,始终存在倭寇问题,但明朝中期的“倭患”,有着与明初不同的特点。对此,教师应围绕教材,予以分析。(1)明初一度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后海禁已经较前松弛。但在1523年(嘉靖二年)日本贡使在宁波发生争贡之役,不但在我国沿海地区放火抢劫,而且杀死了明朝官兵。嘉靖帝认为此事起于对外贸易,遂对海禁更加严厉。(2)由于严格限制私人海外贸易,中国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抢掠,均称之为倭寇。这就是嘉靖时倭患的特点:倭寇与中国奸商互相勾结,力量浩大,为害严重。关于倭患造成的危害,可让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2.戚继光抗倭。(1)关于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生一般均熟悉。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倭寇七八年间攻破十来座城市?为何嘉靖调集了全国的精兵良将也未能平息倭患?结合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分析,戚家军军令严格,赏罚分明,所以将士打仗时奋勇当先。治军有方是戚继光抗倭成功的保证。此外,戚继光为歼敌卫国,亲自招募农民、矿工,亲自训练,战术灵活,军纪严明,得到人民支持,其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学习。(2)关于戚继光抗倭经过,依据教材,可分三部分:台州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教师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讲稿:提升党性修养践行使命担当.pptx VIP
- 频率选择表面赋能多功能隐身雷达天线罩:理论、设计与应用探索.docx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直接打印版.pdf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荒漠生态系统野外观测(HJ 1170—2021).pdf VIP
- DB35T 2081-2022 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一体化管理技术要求.pdf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VIP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技术核定单完整版.doc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HJ 1169—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