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对象与方法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从微观或宏观分析同一经济问题,结论可能不同; 微观与宏观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第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 本章重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国民生产总值(GDP); 3.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4.其他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5.实际GDP和名义GDP. 身边的经济学 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今天3.78亿元人民币购买5000万公斤小米,现在每公斤是7-8元;购买3000万公斤香油,现在每公斤是48元;购买2000万公斤猪肉,现在每公斤是19-20元。 1955——2010年人民币贬值10000倍! 你说改革开放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难怪今天的劳动人民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打不起官司;生不起、活不起、死不起! 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北京42万,上海49万元,深圳50万,广州45万元,成都32万元,昆明37万。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问题的经济学。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问题 总 产 出 通 货 膨 胀 失 业 开 放 经 济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实际问题 1.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 2.无论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都存在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现象,引起原因是什么? 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 4.为何会出现通货膨胀? 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6.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在改进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上有多大作用? 核心问题 3.失业问题 4.经济周期与 经济增长问题 5.国际收支问题 1.国内生产 总值的决定 2.通货膨胀问题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资本积累(重商主义+科技革命) 人口增加(劳动人口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科技革命) 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1984 2000 3.8 0.3 2001 1.6 2.5 2004 4.1 1999 4.5 2.2 2006 3.3 2005 1.1 2008 4.2 1997 4.5 1984 7.2 1995 2.5 1994 4.0 3.7 -1.9 1982 - 0.2 1980 1981 2.5 - 0.2 1991 1.9 4.5 8.7 1955 7.1 - 0.7 1954 - 1 1958 1959 7.1 - 0.5 1974 1978 5.6 1966 6.5 0.2 1970 1973 5.8 1988 4.1 1950年—2008年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10年的经济繁荣后,美国经济于2001年3月开始战后第十轮经济衰退。衰退持续了8个月,是战后经济周期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衰退之一。 1994-2007年中国与美国GDP增长率比较图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波动 (Business Cycle)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经济周期理论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1950 ~ 2010年) 1. 整个周期的长度 在前8轮中,平均为5年左右,短程周期 第9轮延长到9年,第10轮延长到10年。扩展为一种中程周期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1950 ~ 2010年) 2. 上升阶段的长度 前9轮,上升阶段一般一、二年 第10轮,8年,从2000到2007年连续8年处于8%至13%的上升通道内,最长的上升轨迹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1950 ~ 2010年) 3. 峰位 50、60年代,高峰十分陡峭,高达20%左右 80、90年代,峰位下降到14%—15%左右,如1984年15.2%,1992年14.2% 第10轮周期中,高峰在2007年,为13%,峰位已进一步有所控制和理性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1950 ~ 2010年) 4. 谷位 改革开放之前,低谷经常为负增长 改革开放之后,每次低谷均为正增长,只是增速减缓 在第10轮周期中,2009年回落到8.7%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波动(1950 ~ 2010年) 5. 波动的幅度 50、60年代,峰谷落差很大 改革开放之后,峰谷落差缩小到6至7个百分点左右 第10轮周期中,峰谷落差仅为4.3个百分点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美国国会调查,全国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