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学

中医基础学 要点归纳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 9.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①是构成宇宙万物唯一的、最细微、最基本的、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位置的物质;②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交感;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 6.“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⑴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补土法、金水相生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⑵实则泻其子:肝实泄心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⑶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泄南补北法(抑强、扶弱)。 三、藏象学说 1.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形象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2.脏∶位于胸腹腔中,其内部结构组织较充实,具有储存和化生精气功能的一类实体性脏器。包括肝、心、脾、肺、肾。 3.腑∶位于腹腔中,多中突有腔,能盛传、传化水谷的一类脏器。包括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4.奇恒之腑∶异于腑的六种脏器或形体组织,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 5.心①主血脉;②主藏神;心充脉、华面;心志为喜;汗为心液;舌为心窍。 6.肺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宣发与肃降;④肺主通调水道。肺合皮、华毛;肺志为忧;涕为肺液;鼻为肺窍。 7.脾①脾主运化;②脾主统血;③司升提。脾充肌肉、实四肢、华唇;脾志为思;诞为脾液;开窍于口。 8.肝①肝主疏泄;②肝藏血。肝充筋、华爪;肝志为怒;泪为肝液;开窍于目 9.肾①主藏精;②主水液;③主纳气。肾充骨、华发;肾志为恐;唾为肾液;开窍于耳及前后阴。 10.六腑:①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②胆:储藏和疏泄胆汁。③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④大肠:传导糟粕;吸收水液、燥化粪便⑤膀胱:储存尿液;排泄尿液⑥三焦:⑴主持诸气,通行元气,总司全身气机与气化;⑵水谷之道路;⑶津液运行的道路。 四、气血津液 1.气: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气的生成:①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②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 3.气的主要功能: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 4.气的分类:①元气∶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②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③营气∶化生血液,营养滋润全身。④卫气∶⑴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5.血:是循行于心脏脉管之中,流注全身、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6.血的运行方式:①按十二经流注次序流注;②奇经八脉参与调节。 7.血的功能:①营养和滋润②化神 8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液体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胃液、肠液和泪、涕等。 9.气与血的关系:⑴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⑵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五、经络学说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路。 2.经络学说: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正常功能及其与脏腑相关较为系统、全面的学术见解和主张。 3.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和连属部三部分共同构成的整体。 4.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5.循行分布规律:①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会画简图);②十二经的流注次序:(会画全图)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相。 6.经络的功能:沟通联系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机能平衡。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督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