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μm粉尘运动轨迹图 100μm粉尘运动轨迹图 500μm粉尘运动轨迹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风筒类型 优点 缺点 使用情况 刚性风筒 坚固耐用、通风阻力小 价格高、接头多、漏风大、运输不便 目前使用较少 柔性风筒 轻便、可伸缩、拆装方便 抗压性差、通风阻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使用较普遍 橡胶涂覆布风筒 阻燃、抗静电性好、柔软性好 笨重、易老化 使用较早、目前较少 塑料涂覆布风筒 工艺简单、重量轻、价格低廉 容易硬化、防寒性差 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橡塑涂覆布风筒 具有独特的耐热、耐寒性能 有一定的发烟量 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玻璃纤维布风筒 阻燃性好、扯断强度较高, 撕裂力较低、对人体有害 有一定应用 玻棉纤维布风筒 粘附强度比较高 对人体有害 有一定应用 合成纤维布风筒 强度较高 阻燃性较差 有一定应用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1 复合率(%) ≥99.9 2 屈服强度(MPa) ≥280 3 剥离强度(MPa) ≥13 4 百米风阻(N·s2/m2) ≤6 5 百米漏风率(%) ≤4 6 表面电阻 上表面电阻平均值(Ω) ≤3×108 下表面电阻平均值(Ω) ≤3×108 7 阻燃性能 酒精喷灯燃烧实验 有焰燃烧时间平均值(s) ≤3 有焰燃烧时间最大值(s) ≤10 无焰燃烧时间平均值(s) ≤10 无焰燃烧时间最大值(s) ≤30 火焰扩展长度(mm) ≤280 酒精灯燃烧实验 有焰燃烧时间平均值(s) ≤6 有焰燃烧时间最大值(s) ≤12 无焰燃烧时间平均值(s) ≤20 无焰燃烧时间最大值(s) ≤60 火焰扩展长度(mm) ≤250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复合板材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硬质风筒连接示意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加工完成后的负压硬质风筒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z=0m(即:除尘器中心轴)截面速度矢量图 z=0m(即:除尘器中心轴)截面静压力分布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模型一3μm粉尘颗粒运动轨迹 模型一30μm粉尘颗粒运动轨迹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现场整体布置图 测点分布图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打眼工序时各测点粉尘浓度对比 放炮工序时各测点粉尘浓度对比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喷浆工序时各测点粉尘浓度对比 三、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试验结论 汇报完毕,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联系电话:010E-mail:yhf8000@163.com * * * * * 掘进面综合防降尘技术 汇报人:姚海飞 安全分院 贵州 六盘水 全国煤矿防尘降尘技术交流会 2014年10月21日 汇 报 提 纲 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一、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巷道整体风速矢量图 粉尘三维浓度梯度图 一、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距离风筒一侧煤壁1m、2m、3m的呼 吸带高度全尘浓度沿程变化对比图 距离巷道底板0.5m、1.5m、2.5m的 巷道中线全尘浓度沿程变化对比图 一、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汇 报 提 纲 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掘进面抽出式通风除尘技术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关键技术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a-碰撞;b-粘附;c-扩散 三个主要的除尘作用 尘粒与液滴的碰撞效率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基于理论与实验的射流结构图 湿式、射流除尘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机制图 增压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自激振荡喷嘴结构模型图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自激振荡喷嘴装置的幅频、相频特性,单位阶跃响应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自激振荡喷嘴的单位脉冲、单位简谐响应 1——L/d1=0.8; 2——L/d1=2.4; 3——L/d1=4.2; 4——L/d1=5.6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不同腔长的系统频率特性 1——D/d1=5; 2——D/d1=10; 3——D/d1=18; 4——D/d1=30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不同腔径的系统频率特性 1——d2/d1=1.0; 2——d2/d1=1.2; 3——d2/d1=1.4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不同下游喷嘴直径的系统频率特性 1——l0/d1=200; 2——l0/d1=800; 3——l0/d1=1500; 4——l0/d1=3000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不同管长的系统频率特性 二、掘进面控风稳压协同增效除尘技术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