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光的干涉 主 要 内 容 1.1 波动的叠加性和相干性 1.2 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样 1.3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1.4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光波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5 * 菲涅耳公式 1.6 分振幅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1.7 分振幅薄膜干涉(二)——等厚干涉 1.8 迈克耳孙干涉仪 1.9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多光束干涉 1.10 干涉现象的一些应用 牛顿环 例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mm,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以1.60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S2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解:小孔S2没有遮挡薄片时,P0点为零级条纹,和 S1和S2两个小孔距离P0的光程差为零;当S2被薄片遮挡以后,零光程差点移动至P点,移动距离为1cm;经过判断可以知道条纹下移,P点的坐标为-1cm。此时的光程差可以表示为: 例题 3 用云母片( n = 1.58 )覆盖在杨氏双缝的一条缝上,这时屏上的零级明纹移到原来的第 7 级明纹处。若光波波长为 550 nm ,求云母片的厚度。 第一周作业: 教材:1.1-1.4 (写在作业本上) 练习册:(直接在练习册上完成) 选择题:1,2,3, 5,6, 10,11, 12, 13, 14,18, 19, 20, 填空题:1, 2, 3, 8, 9, 13, 15, 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一、单色点光源引起的等倾干涉现象 干涉级次为j和j+1的两个相邻亮条纹满足 1.7.2 薄层色 1.7.2 薄层色 白光照明时,干涉条纹是彩色的。由不同干涉级次(对于相同的入射角)的某些波长的光发生干涉相长,某些波长的光发生干涉相消,互相重叠在一起,所以条纹是彩色的。 一 、基本原理: 1.原理: 分振幅薄膜干涉 2.装置: 如果被检验表面是一个凸球面,就可把被检验凸球 面与一个标准凹球面紧密相接触,与检验平面平整 度的方法一样。通过干涉仪在单色光下进行观察。 当长度有微小改变时,在 适当的装置中干涉条纹将 发生移动。利用这一原理 可以精确测量固体样品的 ,如图为干涉 热膨胀仪热膨胀系数 . 小 结 一、 光的电磁理论 ①光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 其速度就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②光波中的振动矢量通常指的是电场强度。 ③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波长在390~760nm 的狭窄范围以内。 ④光强: I = A2 。 二、光的相干条件: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小 结 三、相位差和光程差: 真空中 均匀介质中 光程: 光程差: 相位差: 小 结 四、干涉的分类: 五、干涉图样的形成: (1)干涉相长: (2)干涉相消: 小 结 六、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七、半波损失的结论: 当光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向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表面入射时,反射过程中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小 结 八、杨氏双缝: 九、等倾干涉: 小 结 十、等厚干涉: 小 结 十一、迈克耳孙干涉仪: 十二、劈尖: 十三、牛顿环: (1)当M1与M2’距离较远时,条纹衬比度较小,看不清条纹; (2)当M1向M2’移近,出现条纹,条纹向着M1向M2’交线的方向凸出, M1逐渐靠近M2’时,条纹向着背离交线的方向移动; (3) M1与M2’十分靠近甚至相交时,条纹变成直线; (4)M1远离M2’时,条纹向着M1向M2’交线的方向凸出, 条纹向着交线的方向移动; (5)当M1与M2’距离太大是,条纹衬比度逐渐减小,看不清条纹。 例:热胀仪—测热胀系数 三、测量长度的微小变化: 原理:当薄膜厚度发生微小改变时,干涉条纹将发生移动。设 当厚度改变Δd0时,有N个条纹移过,则 . 熔融水晶环,热胀系数极小 待测样品 光学平面薄玻片,其上观察条纹 空气劈尖 加热后,空气膜厚度改变 某标证处有N个条纹移过 从而可算出被测物的热胀系数 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米的量级,与平板玻璃之间形成很薄的空气隙.光垂直入射到透镜的平面上形成同心圆形干涉条纹条纹. 牛顿环是历史上有名的等厚干涉实验装置。它是将平凸透镜的凸面放置在平板玻璃上.如图 四 牛顿环 这种干涉条纹是牛顿于1675年首先观察并加以描述的,故称牛顿环。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