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顾与总结 本书重点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传输线理论(第二章) 微波网络(第五章) 微波器件(第六章) 传输线理论是微波技术的核心,引入了传输线方程。开尔芬在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时,发现了长线效应,电报信号的反射、传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压、电流不但是时间的函数,而且是地点的函数,存在反射、损耗增大;也就是当线长与波长可以比拟时,传输线为长线。 长线理论还是一种电路理论、建立方程是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存在行波、驻波、行驻波,与低频电路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传输线理论 分析过程:从简到繁的分析过程 传输线理论:最简单的传输系统、它把截面、不均匀性都忽略了,只讨论传输方向的情况。 导波系统,我们只考虑具体的截面;如矩形波导、圆形波导、同轴线、微带线、带线。不仅考虑一维传播方向的变化,还要考虑横截面的变化 对于微波器件,不仅要考虑横截面的变化,三维的不连续性变化 传输线理论 (1)导波思想 低频—封闭的导线 微波低端—开放空间 高端—封闭空间 图 5-1 导波系统 分析问题的方法 导波系统 低频传输线的能量主要封闭在导线内部。随着频率的提高,能量开放在导线之间的空间(Space)。这是由封闭→开放的第一过程。 (1)导波思想 导波系统 随着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开放空间受干扰,影响太大。又开始用枝节再一次封闭起来,使能量在内部传输。这是由开放→封闭的第二过程。 但是这一次所封闭的不是导线内部,而是空间内部。 (1)导波思想 由微波双导线发展到波导是因为当其它人或物靠近双导线时会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传输线与外界有能量交换,它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能量损失和工作不稳定 这种做法使微波能量既在空间传输,又是封闭的。 那是否有可能再开放? 导波系统 光纤、介质波导。这个开放比原来又上了一个层次,整个导波系统就是在封闭、开放循环中向上发展。 TE10波主要特性 场结构 图5-2 1、为什么电场两边不能密? 2、能量是如何传输的 导波系统 (2)矩形波导 TE10波主要特性 M代表沿宽边出现最大值(驻波的个数。 TE10,1是M,代表x方向变化的个数,0是N,代表y方向变化的个数 (2)矩形波导 θ θ (a)曲折性传输 两个导体板无穷大,距离为a。直接传输无法满足边界条件,只能曲折性传输。 矩形波导只能传输两种波TE、TM波 TE波 H波 横电波 Ez=0; Hz≠0 TM波 E波 横磁波 Hz=0;Ez≠0 x 导波系统 (2)矩形波导 a (b)相速大于光速 Vp>C C=dr/dt 相速度:看过去等相位面在波导中走的是dz,实际走了dr Vp=dz/dt(可视相速) dr=dz·sinθ 能速Ve=C·sinθ Vp·Ve=C2(相速再大,能量是守恒的) θ dr dz θ 导波系统 (2)矩形波导 (c)截止的概念 曲折性传播解释最有力 θ越大传播越好,当θ=0时,就不能传播了 因此,曲折传播有个极限,θ=0 ,sinθ=0 θ dr dz θ λc=2a,原地踏步 导波系统 (2)矩形波导 (c)截止的概念 电磁波借助于波导的全反射在波导中进行传输 ①模式不同或者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θ角,因而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②当θ=0时,电磁波处于截止状态,电磁波在波导壁之间来回震荡 ③电磁波频率越高,θ角越大 导波系统 (3) 高次模 对于矩形波导用作传输线时,TE10波是主模,传输模。其它模式都是高次模。在均匀波导中不出现任何高次模,但是一旦波导中有不均匀性,则在不均匀性周围就有高次模存在。 高次波相当流体中的涡旋。 什么是涡旋? 导波系统 十九世纪,人们在考虑飞机的速度提高不上去? 涡旋也称旋涡。是指一种半径很小的圆柱在静止流体中旋转引起周围流体作圆周运动的流动现象。 旋涡是飞行器绕流中的重要流动现象,对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特性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流水形成的涡旋被称做漩涡,大气形成的涡旋则有可能形成热带气旋或者龙卷风。 导波系统 涡旋的产生伴随着机械能的耗损,从而相对物体(飞机、船舶、水轮机、汽轮机)产生流体阻力或降低其机械效率。 但是,另一方面,正是依靠涡旋,才使机翼获得举力。 在水利工程例如泄水口中,为了保护坝基不被急泻而下的水流冲坏,采用消能设备,人为地制造涡旋以消耗水流的动能。这些就是研究涡旋的实际背景。 实际上,我们要消除涡旋,另外产生涡旋,把形成的涡旋消除掉。 导波系统 60、70年代人类研究青蛙,90年代研究鲨鱼 产生涡旋,降低水和空气的阻力 导波系统 昆虫靠漩涡在水上行走 实验表明,能在水面上行走的昆虫是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