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设计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对讲机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20 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29日 目 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2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3 3.1 方案概述 3 3.2 方案论证 3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 4.1 设计原理 4 4.2 功能说明 5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7 5.1 对讲机总设计 7 5.2 芯片概述 9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0 6.1 焊接与安装 …10 6.2 安装提示 11 6.3 测试与调整 …12 7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6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7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对讲机的系列优点使它广泛应用于团体成员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近来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这就要求开发适用于普通大众口味的对讲机即大众对讲机。大众对讲机不断要求实用还要求适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而且还要考虑其经济指标及其实用性。目前市场上的对讲机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行业,般可以分为专业无线电对讲机和业余无线电对讲机。这两种对讲机有不同的性能和参数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专业无线电对讲机的使用者大都是在群体团队的专业业务中使用。因此,专业无线电对讲机的特点是,功能简单实用。在设计是都留有多种通信接口供用户作二开发。其频率报设置大都是通过计算机编程,使用者无法改变频率,其面板显示的只是信道数,不直接显示频率点,频率的保密性较好,频率的稳定性也较高,不易跑频。在长期工作中,其稳定性、可靠性都较高,工作温度范围较宽,般都在30°到+60。专业机的工作频率在VHP段时部分V高段148~174MHZ〕和V低段(136~160MHZ)。另有部分是全段(136~174MHZ)。但在UHF频段,大部分分U高段(450~470MHZ)和U低段(400~430MHZ),极少数是U全段(400~470MHZ)专业机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较业余机高,其价格自然比业余机要高,有的甚至高出很多。 业余机的主要特色是,体积要小巧、功能要齐全、可进行频率扫描,可在面板上直接置频,面板上显示频率点。 其技术指标、设备的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工作环境也相对专业无线电对讲机要差些。其直接结果是业余机成本也较低些,以适应个人购买的需要。基以上考虑本教调频收音机对机的设计理念和需求就出来了。 (1)10米。 (2)(3)(4)5)实物演示,答辩。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3.1 方案概述 根据任务书要求,通过上网查询 以及图书馆资料参考,最终确立制作HX1800对讲机方案。 该方案用的核心芯片为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受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9018三极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是电子技术改进更新的理想套件。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5V~5V;静态电流13.5mA;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0.8%350mA。 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3.2 方案论证 1. 对讲距离50—100米; 2. 实现单对单,单对多通信; 3. 发送功率大于350mA; 4. 信息传递稳定度高,音质清晰。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1 设计原理 收音机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藕合到ICl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l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l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I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口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静噪的音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