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的银行业教程解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跌宕的银行业(一):这个世界变幻得太快  HYPERLINK / \t _blank 岩源 11月06日 21:12 分类 : HYPERLINK /?tn=listarticlelabelid=6 财经 阅读:1253  HYPERLINK javascript:; 抢沙发 分享到: 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年11月6日,今冬的北京刚刚下过第一场雪。帝都风光,分外妖娆。深处变革之中的中国银行业此刻却无暇欣赏美景,环绕他们身边的是初冬的寒意。 文/岩源 (今天的记忆,明天的历史。身边悄然发生的改变,正在见证中国银行业的蜕变。) 2015年,是中国银行业的转折点。这一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银行正面临着业绩增速减缓、资产质量下滑的双重考验。 几年前一直叫嚷的紧日子、苦日子???的到来了。回溯银行的好日子,业界有人把2003到2013年称为银行业的十年黄金期,这是一个相对客观和科学的判断。 银行变迁史 银行过去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在1979年之前,虽然银行机制经历多次变动,但基本是国家银行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又直接经办存贷款业务。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职能,普通银行业务相继交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办理,并划定了各自的业务范围,这就是最早的四大国有银行。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总设计师“企业也可以办银行”的指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继诞生,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都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银行业更为开放,而且诞生了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开始改制为城市合作银行,也就是今天的城市商业银行,一些发展较好的银行,如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相继跨区域经营,值得一提的是,诞生于1996年的中国民生银行开了民营资本办银行的先河。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本世纪初的事情,村镇银行也是十年内的产物。规模和影响较大的还有2007年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尽管上世纪外资银行就已经破冰,但在目前的市场上,外资银行的影响力影响仍然有限。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十年来的银行改名潮,名字在变,但是今世依然连接前生。 银行的角色也在变。四大银行经历了国家银行、国营银行、国有银行的转变,通过IPO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其他银行诞生之初,在形式上产权是明晰的。 大量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建立,为银行注入了活力,但是未能撼动大银行的强势地位。真正对银行地位构成挑战的是2013年前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各类“宝宝”、P2P、众筹的兴起,尤其是支付市场准入的放开,利率市场化,小额贷款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的建立,过去相关业务由银行独占的格局逐渐被打破。 2003—2013的“黄金十年” 银行真正拥抱市场是1992年南巡之后,在“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鼓舞之下,银行大干快上,各项业务迅猛发展。 这种增长近似于一种野蛮生长,发展的代价惨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在中国经济遭遇严重下行压力之下,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30%~40%。1998年全国银行业亏损额达1026亿元。 从1997年到2002年,是银行变革的前奏。为了不让银行的风险危害国民经济,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四大行又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直到2000年之后,银行业剥离巨额不良资产后,经营状况才开始扭亏为盈。使当时处于“技术破产”边缘的银行业卸下沉重包袱,为此后的蜕变奠定了基础。 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02年2月。这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创造条件上市”的目标,由此拉开了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大幕。 股改的核心是银行的机制问题,改变的是商业银行的制度基因。要想上市,首先是解决财务重组问题,主要是剥离不良和国家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然后创造条件引进战略投资者,解决了信息不透明和经营目标异化问题,促使商业银行逐步摆脱行政控制。最后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完善现代银行管理体制,强化风险控制和市场机制,使轻装上阵的银行释放增长活力,也就是把国有银行变成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股改上市,融的不仅仅是资(资本),更重要的是融的制(制度)。产权改革和资产剥离,是商业银行这十年快速发展的原始动力。 上市的历程,是倒逼银行适应国际财务规则、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只有满足投资人要求,才可能登陆资本市场。完成股改,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将国有银行带到资本市场的舞台。2006年10月2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