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然则:承上启下的连词,既然这样,那么。 厌:通“餍”,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文:以至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宜:应当,应该。 以:用。 颠覆:灭亡。 事:侍奉。 得:得当,适宜 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1、这一层论证的内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两者土地消长 的鲜明对比 固不在战矣 反衬赂秦 的弊端 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⑵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对 比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程度上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终:最后。 迁灭:灭亡。迁:改变。 与:亲附、亲近。讨好。 ……也:判断句 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 继:随着、跟随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既:已经。 免:幸免。 始:开始,起初。 义:坚持正义。名词作 动词。 译: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效:效果,结果。 始:才。 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速:招致。 以:用 为:作为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于:介词,与。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再:两次。古今异义:今义:又一次。【后秦再击赵者】状语后置。 却:使……退却,译为击退,使动用法。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了它。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赵尝于秦五战”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洎:等到。 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而:却,连词,表 转折关系。 洎……诛:被动句。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为:成为。 终: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译: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慧穷竭,国力孤单,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且:况且。 处:处在。 革灭:消灭。革:除去。 殆:几乎,差不多。 智力:智谋和国力。古今异义。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实在。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向使:假设连词,以前假如。 附:亲附,依附。 犹:还。 译: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还活着,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数、理:天数,命运。 当:通“倘”,假如。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如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或:或许。 易:轻易。 量:判断。 1、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燕:荆轲刺秦王 赵:诛杀良将 不赂者灭亡的原因 2、试比较燕赵两国的异同点? 相同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间隔排列3(1)资料.ppt
- 零售业务CRM功能设计第一期(08.02.22)资料.ppt
- 间隔排列2015苏教版三数上册资料.ppt
- 间冷塔土方回填资料.doc
- 岭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三年级上)17课件资料.pptx
- 岭院微观经济学ch4-1资料.ppt
- 岭院微观经济学ch4-2资料.ppt
- 岭院微观经济学ch6-1资料.ppt
- 领导力的五个层次资料.pptx
- 肩关节周围炎资料.ppt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4-2025年4月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