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思考题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力学思考题答案 1-1 (1)若F1=F2表示力,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若F1=F2表示力,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是否相同,难以判定。 (3)说明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效果均相同。 1-2 前者为两个矢量相加,后者为两个代数量相加。 1-3 (1)B处应为拉力,A处力的方向不对。 (2)C、B处力方向不对,A处力的指向反了。 (3)A处力的方向不对,本题不属于三力汇交问题。 (4)A、B处力的方向不对。 1-4 不能。因为在B点加和力F等值反向的力会形成力偶。 1-5 不能平衡。沿着AB的方向。 1-6 略。 1-7 提示:单独画销钉受力图,力F作用在销钉上;若销钉属于AC,则力F作用在AC上。受力图略。 2-1 根据电线所受力的三角形可得结论。 2-2不同。 2-3(a)图和(b)图中处约束力相同,其余不同。 2-4(a)力偶由螺杆上的摩擦力和法向力的水平分力形成的力偶平衡,螺杆上的摩擦力与法向力的铅直方向的分力与平衡。 (b)重力P与O处的约束力构成力偶与M平衡。 2-5可能是一个力和平衡。 2-6可能是一个力;不可能是一个力偶;可能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7一个力偶或平衡。 2-8(1)不可能;(2)可能;(3)可能;(4)可能;(5)不可能;(6)不可能。 2-9主矢:,平行于;主矩:,顺时针。 2-10正确:B;不正确:A,C,D。 2-11提示: 左段部分相当一个二力构件,处约束力应沿,从右段可以判别处约束力应平行于。 3-1 3-2 (1)能;(2)不能;(3)不能;(4)不能;(5)不能;(6)能。 3-3 (1)不等;(2)相等。 3-4 (1);(2),。 3-5 各为5个。 3-6为超静定问题。 3-7空间任意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为合力、合力偶、力螺旋、平衡四种情况,分别考虑两个力能否与一个力、一个力偶、力螺旋(力螺旋可以看成空间不确定的两个力)、平衡四种情况平衡。 3-8 一定平衡。 3-9 (2)(4)可能;(1)(3)不可能。 3-10 在杆正中间。改变。 4-1 摩擦力为100N 。 4-2 三角带传递的拉力大。取平胶带与三角带横截面分析正压力,可见三角带的正压力大于平胶带的正压力。 4-3 在相同外力(力偶或轴向力)作用下,参看上题可知,方牙螺纹产生的摩擦力较小,而三角螺纹产生的摩擦力较大,这正符合传动与锁紧的要求。 4-4 4-5 物块不动。主动力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内且向下。 4-6 4-7 都达到最大值。不相等。若 A ,B 两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则不能分别求出 A ,B 两处的静滑动摩擦力;若 A 处已达到临界状态,且力为已知,则可以分别求出 A ,B 两处的静滑动摩擦力。 4-8 设地面光滑,考虑汽车前轮(被动轮)、后轮(主动轮)在力与力偶作用下相对地面运动的情况,可知汽车前后轮摩擦力的方向不同。自行车也一样。需根据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条件求其滑动摩擦力。一般不等于动滑动摩擦力。一般不等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4-9 , 5-1表示的是点的全加速度,表示的是点的加速度的大小;表示的是点的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在柱坐标或球坐标中沿矢径方向的投影。 5-2图示各点的速度均为可能,在速度可能的情况下,点C,E,F,G的加速度为不可能,点A,B,D的加速度为可能。 5-3根据点M运动的弧坐标表达式,对时间求导可知其速度大小为常数,切向加速度为零,法向加速度为。由此可知点M的加速度越来越大,点M跑得既不快,也不慢,即点M作匀速曲线运动。 5-4点作曲线运动时,点的加速度是恒矢量,但点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不一定不变,所以点不一定作匀变速运动。 5-5既然作曲线运动的两个动点的初速度相同、运动轨迹相同、法向加速度也相同,则曲线的曲率半径也相同,可知上述结论均正确。 若两点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均为零,任一瞬时的切向加速度不一定相同,从而速度和运动方程也不相同。 5-6因为 y=f(x),则,因为已知,且及存在的情况下,可求出,由,,,可求出 ,从而,则 可确定。在的情况下,点可沿与 y 轴平行的直线运动,这时点的速度不能完全确定。若不存在,则也不能确定。在 已知且有时间函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 5-7(1)点沿曲线作匀速运动,其切向加速度为零,点的法向加速度即为全加速度。(2)点沿曲线运动,在该瞬时其速度为零,则点的法向加速度为零,点的切向加速度即为全加速度。 (3)点沿直线作变速运动,法向加速度为零,点的切向加速度即为点的全加速度。 (4)点沿曲线作变速运动,三种加速度的关系为。 5-8(1)不正确; (2)正确; (3)不正确。 5-9用极坐标描述点的运动,是把点的运动视为绕极径的转动和沿极径运动的叠加,和中的出现的原因是这两种运动相互影响的结果。 6-1不对。应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